- +1
失控的民變:義和團運動中的反智與丑聞
原創(chuàng) 艾爾文團長 沉思的托克維爾
兵法藝,都學會,要平鬼子不費難。
折鐵路,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
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蕭然。
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tǒng)靖江山。
——義和團揭帖
義和團運動一直被解讀為人民的反侵略斗爭,但從結(jié)果來看,義和團運動有百害而無一利,朝廷中的頑固派挾義和團抵制洋人,利用民粹鞏固自身權(quán)力,終造成了百年以來最大的外交災(zāi)難。
雖然義和團運動有其正義性,但光憑這點“道義”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義和團運動最終在頑固派的有意縱容下演變?yōu)榱艘粓鐾罋惣旱目駳g,整個1900年,被義和團殺死的洋人屈指可數(shù),但卻有大量教民、學生和無辜百姓慘遭屠戮,就連頑固派大臣徐桐也被義和團抄家,徐桐跪拜求饒,才逃過一劫。
義和團運動對于國人的傷害遠大于洋人,義和團之后,清廷威嚴掃地,地方擁兵自重,革命風起云涌,大清王朝的統(tǒng)治就此走向盡頭。

義和團的口號是扶清滅洋,但在實踐中,義和團對于國人的殺傷遠大于洋人,義和團當時把國人進行劃分,其中從二毛子到十毛子不等,二毛子是指信奉基督教的教民,三毛子是是通洋語,著洋裝,買洋貨之人,至此到十毛子為止,基本上單但凡和洋子沾邊的,都在義和團的處決之列。
《拳事雜記》記載:有用洋物者“必殺無赦,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士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仲芳氏也在《庚子紀事》中說:“哄傳各家不準存留外國洋貨,無論巨細,一概砸拋,如有違抗存留,一經(jīng)搜出,將房燒毀,將人殺斃,與二毛子一樣治罪。
對當時中國最開明立志救國的維新派,更是要“拆毀同文館、大學堂,所有師徒,均不饒放”。
按照義和團的標準,顯然我等接受過義務(wù)教育,學過英語用過外國貨的,都屬于三毛子,是絕對要消滅的對象。

《庚子剿匪電文錄》記載:義和團凡有富厚之家,皆指為教民,則所掠無算,過往之客,指為間諜,則所殺滋多,盜賊所不敢為者,彼乃公然為之。
《庚子傳信錄》則說:義和團夙所不快者,立殲之,不曰教民,則曰漢奸。
到了運動后期,義和團已經(jīng)到了隨意扣帽子,濫殺無辜的程度,只要看上你的財產(chǎn),就以扶清滅洋為名,隨意給你冠上漢奸的名號,一概殺之。當時記載義和團進入北京后,“被害之家,嬰兒未匝月亦斃之,慘無人理”,“京師盛時,居民殆三百萬,自拳匪暴軍之亂,劫盜乘之,所過一空,無免者?!?/p>
八國聯(lián)軍之后進攻北京,百姓為列強運送補給,除了酬金的原因,恐怕也是對義和團恨之入骨,這場反侵略斗爭已經(jīng)演變?yōu)榍宄惣簹⒙就谋┟襁\動,2012年的反日游行也是民族主義失控后演變?yōu)榱私俾?,直到如今,還有不少人有類似的思想。


二、義和團在洋人面前不堪一擊
義和團殺自己人起勁,真到了和洋人對陣的時候則不堪一擊,義和團的各種神功法術(shù)在洋人的槍炮面前不堪一擊。
西什庫教堂之戰(zhàn),里面不過40多名洋兵和2000普通教徒,擁有10萬兵力的義和團卻數(shù)月久攻不下,義和團甚至還請來和尚來和洋人的“邪法”對峙,面對如此少的敵人,竟然要靠裝神弄鬼來挽回顏面。
除了愚昧殘忍,義和團的勇氣也是存疑的,《庚子使館被圍記》記載:“環(huán)繞予等之外者,但有中國之軍隊,不見拳匪之影”。在整個戰(zhàn)斗中,一直是清軍和洋人戰(zhàn)斗,而義和團幾乎一觸即潰,每到關(guān)鍵時刻都見不到他們的蹤影。
著名的廊坊大捷,是聶士成率領(lǐng)清軍應(yīng)用抵抗,用進口的德國重機槍給聯(lián)軍造成了重大傷亡。當聶士成與洋人激戰(zhàn)時,義和團卻專注于縱兵搶掠,聶士成忍無可忍,派兵鎮(zhèn)壓義和團,從此和義和團結(jié)仇。以至于自己的母親妻子女兒最終死于義和團之手,聶士成戰(zhàn)死后,尸體差點遭到義和團侮辱,反倒是列強軍隊趕走了義和團,用紅毯子蓋住其遺體,交還給清軍。
《天津一月記》記載了義和團拳師的虛偽,其中寫道:“團與洋人戰(zhàn),傷斃者以童子最多,年壯者次之,所謂老師、師兄者,受傷甚少。傳言童子法力小,故多傷亡;年壯者法力不一,故有傷、有不傷;老師、師兄則多神術(shù),槍彈炮彈近身則循衣而下,故無傷;人多信之。有觀其后者,歸語人曰,臨陣以童子為前隊,年壯者居中,老師、師兄在后督戰(zhàn),見前隊倒斃,即反奔?!?/p>
可見拳師們之所以傷亡小不是有什么神功,而是打仗時臨陣脫逃讓手下的童子去送死,拳師們可謂天下第一人渣。
義和團不過是借愛國之名行搶掠之實。


三、民粹主義不能救中國,帶來的只有災(zāi)難
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扶清滅洋,但最終的結(jié)果卻是清朝威嚴掃地,割地賠款,地方擁兵自重,革命風起云涌,在庚子國變中,大量的洋務(wù)派維新派大臣被殺,中央的財力軍力嚴重損耗,為之后的亂世埋下了伏筆。
義和團運動說是一場愛國主義運動,但義和團殺洋人不多,殺國人卻數(shù)不勝數(shù),最后更是演變?yōu)橐粓黾賽蹏袚屄又车谋﹦印?/p>
很多人說是義和團的英勇避免了中國被瓜分的命運,這種說法言過其實,義和團給洋人造成的傷亡遠低于祖魯人和印度土邦軍隊,義和團更多是被視為笑話而非真正的抵抗,清軍給列強造成的傷害大得多。
早在一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西方就意識到了統(tǒng)治中國的困難,列強不瓜分中國一是列強太多期間利益無法協(xié)調(diào),清朝通過外交遏制了列強的行動。二是中國太大,管理難度太高,列強只能采用代理人的方式統(tǒng)治。
義和團,拋棄民族主義的政治正確,你很難說他有多大意義。但義和團是罪魁禍首嗎?我認為不是,真正有問題的是慈禧和一幫頑固派大臣。

但最終煽動民粹的頑固派也下場凄慘,徐桐家眷和財產(chǎn)被義和團搶掠,徐桐只能通過跪拜逃過一劫,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后,聯(lián)軍更是要求慈禧清算頑固派,剛毅、趙舒翹、徐桐,徐承煜等頑固派紛紛被賜死。他們?nèi)甲隽舜褥奶孀镅?,終自食其果。
最終中國的振興還是要落在洋務(wù)派、維新派、甚至革命派這些遠離民粹主張學習西方長處的實干家手中,現(xiàn)實主義和開放的心態(tài)才是強盛的原因,義和團這樣的民粹主義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是義和團運動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原標題:《失控的民變:義和團運動中的反智與丑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