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年輸送清潔電力175億千瓦時,內蒙古錫盟五站五線工程投運
央視新聞12月22日消息,今天(22日)上午7時41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清潔能源特高壓外送匯集工程全面投產并網。該工程為當地36個風電場提供穩(wěn)定的電力外送通道,每年可增加風電清潔能源外送175億千瓦時。

在經過連續(xù)2天調試后,今天上午7時41分,錫林浩特市寶利根500千伏變電站正式并網投運。至此,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清潔能源特高壓匯集外送“五站五線”工程全面完工,投入使用。錫林郭勒盟當地36個風電場生產的風電,通過新建的5座500千伏匯集站和1600千米輸電線路,接入錫盟至江蘇、錫盟至山東兩條特高壓通道,實現清潔能源高效外送。

錫林郭勒盟具有豐富的煤炭和風力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但過去受電力外送通道不足的限制,大量風電能源無法實現有效輸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9年4月國家電網在錫林郭勒盟的錫林浩特、正藍旗、阿巴嘎旗等8個地區(qū)陸續(xù)投資建設了5項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該工程總投資45億元,為錫林郭勒盟36個風電場提供穩(wěn)定的電力外送通道,每年可向華北及山東地區(qū)地區(qū)輸送清潔能源175億千萬時。每年可節(jié)約標煤燃燒5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700萬噸,將對京津冀魯江蘇等地區(qū)大氣污染防治和電力能源保障,發(fā)揮重要作用。

此外該工程建成后,錫林郭勒也將成為我國首個交直流混聯(lián)、風火打捆外送的特高壓清潔能源送出基地。國網蒙東建設分公司項目管理部負責人林洋介紹,五站五線工程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腹地,為保護草原生態(tài),工程施工期間多采取水磨鉆、風鎬等人工采鑿方式,減少了大型機械對草原生態(tài)的擾動。此外為保證工程進度,建設人員克服了嚴寒冰雪等惡劣天氣,用不到20天的時間,對新修建的5座匯集站和1600千米的輸電線路進行了集中驗收和投產。

目前內蒙古已建成6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電力外送能力達7900萬千瓦,其中,特高壓外送能力5300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
(原題為《每年輸送清潔電力約175億千瓦時!內蒙古錫盟“五站五線”工程正式投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