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仇恨的亞裔:他們是誰,又經(jīng)歷了什么?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之后,“停止仇恨亞裔”(Stop Asian Hate)的抗議開始了。
引爆點依然是暴力事件。3月16日,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地區(qū),突發(fā)連續(xù)槍擊事件。21歲的白人男性羅伯特·亞倫·朗(Robert Aaron Long),在當?shù)貢r間下午5點左右,先后襲擊了三家亞裔經(jīng)營的按摩店,致死8人,其中有6名亞裔女性,1名白人女性和1名白人男性。
這起事件在犯罪嫌疑人及警方眼中,與種族歧視無關。羅伯特·亞倫·朗被逮捕后,稱自己的動機是“為性癮提供一個宣泄口”。負責抓捕的警長辦公室發(fā)言人杰伊·貝克,則在發(fā)布會上為暴行開脫,稱兇手經(jīng)歷了“非常糟糕的一天”。

當?shù)貢r間2021年3月19日晚,美國紐約市民在紐約聯(lián)合廣場公園為遇難者守夜。
來源:人民視覺
但恐懼已在美國亞裔群體中迅速蔓延。盡管警方尚未要求槍擊案發(fā)生地附近的其他按摩店暫停營業(yè),一些店主在當晚即關上了店門。在外媒的報道中,槍擊事件導致美國其他地區(qū)的一些亞裔不敢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而在亞裔群體聚居的多座城市,人們走上街頭,發(fā)起了“停止仇恨亞裔”的抗議游行。
在美國的種族歧視歷史中,亞裔的處境不比非洲裔樂觀,甚至更糟。盡管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或暴力事件頻頻發(fā)生,但由亞裔領導的抗議行動卻不多見。在政治場合與文化事件中,亞裔的聲音時常被忽視。而當我們用“亞裔”去籠統(tǒng)地概括背景各異的個體時,不同人的所指也不同。
如果“亞裔”的來處與現(xiàn)實處境,不被真正地了解,誤解、歧視與暴力或許很難停止。
“亞裔”,比你想象的復雜
你可以在美國任何一個州遇到“亞裔”,盡管概率高低不同。在夏威夷州,他們是“多數(shù)族裔”,人口數(shù)量超過了白人。在加州、新澤西州、紐約州和華盛頓州,偶遇“亞裔”的頻率也會較高。但在剩余的大多數(shù)州,在人口數(shù)量上,他們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少數(shù)族裔。
圖2:美國各州不同族裔人口分布圖

美國各州各族裔人群人口占比圖。每個州分別用螺旋狀的圓表示,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族裔的人群,其中黃色為白人,深紅色是亞裔。某個族裔在某個州的人數(shù)占比越高,其對應顏色出現(xiàn)的比例也會越高。
來源:FLOWINGDATA,Race and Origin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State
鏈接:https://flowingdata.com/2020/06/18/race-and-origin-in-united-states/
但盡管我們懶惰地用“亞裔”這一個詞語來描述這一群體,他們的“來源”實際非常多樣。中國、印度、菲律賓、越南、韓國和日本,是最主要的輸出國。另有15%的亞裔,是由來自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撾、泰國等南亞、東南亞、東亞等地區(qū)的人群構成的。

亞裔美國人的來源地分布情況。占比從高到低分別為中國(23%)、印度(19%)、菲律賓(18%)、越南(9%)、韓國(9%)、日本(7%)和其他(15%)。
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Key facts about Asian origin groups in the U.S.
鏈接:https://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9/05/22/key-facts-about-asian-origin-groups-in-the-u-s/
但人們或許沒有耐心去區(qū)分不同亞裔人群間的差異。偏見,就這樣產(chǎn)生了。
“仇富”的人針對的或許是亞裔中經(jīng)濟收入最可觀的那一部分。根據(jù)皮尤研究中心的追蹤數(shù)據(jù),亞裔群體中最富有的10%,年平均收入甚至超過了美國白人,達到了13.35萬美元。這一群體和年收入最低的10%人群,收入差距在10倍以上,后者的年均收入只有1.25萬美元。

2016年美國不同族裔人群年均收入情況。美國白人、非洲裔、拉丁裔和亞裔分別用深黃、淺黃、淺綠和深綠表示。標題下方的第一組條形圖為各族裔內(nèi)部年均收入在前10%的數(shù)額,第二組為中位數(shù),第三組為后10%的數(shù)額。
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S. Is Rising Most Rapidly Among Asians
鏈接: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8/07/Pew_Research_Center_Inequality-Report_FINAL.pdf
亞裔群體也是美國各族裔群體中,收入差距增加得最劇烈的。1970年到2016年,亞裔中收入最靠前的10%人群與收入最低的10%,收入差距從最初的6.1倍猛漲到了10.7倍。

1970年到2016年,美國各族裔人群收入差距的變化。美國白人、非洲裔、拉丁裔和亞裔分別用深黃、淺黃、淺綠和深綠表示,灰色虛線代表全體美國人。1970和2016兩個端點的數(shù)值,為當年各族裔內(nèi)部收入前10%與后10%群體年均收入的比值;數(shù)值越大,說明收入差距越大。
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S. Is Rising Most Rapidly Among Asians
鏈接: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8/07/Pew_Research_Center_Inequality-Report_FINAL.pdf
學歷的分化也是如此。從平均值來看,年齡在25歲及以上的美國亞裔人群中,有51%擁有本科或更高學歷。但這是被平均后的虛假樂觀,在亞裔內(nèi)部,印度裔的學歷水平遙遙領先,而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移民,擁有本科或更高學歷的比例普遍低于30%。

亞裔美國人25歲及以上人群,持有本科或更高學歷的占比。從高到低分別為印度人(72%)、馬來西亞人(60%)、蒙古人(59%)、中國人(53%)、亞裔全體(51%)、菲律賓人(46%)、尼泊爾人(41%)、越南人(29%)、柬埔寨人(18%)、苗族裔(17%)、老撾人(16%)和不丹人(9%)。
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Key facts about Asian origin groups in the U.S.
鏈接:https://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9/05/22/key-facts-about-asian-origin-groups-in-the-u-s/
這樣復雜的族群,如果想要獲得公平的對待,其在美國國會的席位占比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每位國會議員代表的是其選區(qū)的選民,而議員全體則代表了全體美國選民。而盡管亞裔美國人在美國全國人口中的占比為6%,其所占國會議員席位只有3%。本屆國會雖然是美國有史以來少數(shù)族裔成員最多的一屆,但美國白人議員仍然占據(jù)了77%的多數(shù)席位,而該群體在美國人口中的占比為60%。

美國各屆國會少數(shù)族裔成員構成。美國非洲裔、拉丁裔、亞裔和原住民分別用黃色、棕色、藍色和藍黑色代表。柱形圖上的數(shù)字代表當年各少數(shù)族裔占據(jù)的國會議員席位。
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Racial, ethnic diversity increases yet again with the 117th Congress
鏈接:https://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21/01/28/racial-ethnic-diversity-increases-yet-again-with-the-117th-congress/
亞裔內(nèi)部的分化,倒是為種族歧視人群提供了多個攻擊靶點。埋怨亞洲人搶走美國人賺錢機會的,可以將矛頭對準富有、學歷高或體力好的人群。希望獲取優(yōu)越感的,可以低看甚至欺侮唐人街的勞工、街道上的老人與按摩店的女性服務員。而有“血統(tǒng)”偏見的,則可能歧視所有亞洲人。
由于語言、文化、收入與學識等差距,亞裔作為一個群體在過去很難真正團結。但如今情況有了變化。
“從前總統(tǒng)的種族主義污言穢語,到針對亞裔的一系列襲擊,再到上周二亞特蘭大按摩店包括六名亞裔女性的八人被槍殺事件,過去一年發(fā)生的事可能會讓人們因為一個新理由團結起來:恐懼?!薄都~約時報》的文章中這樣寫道。
疫情讓亞裔群體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
歧視亞裔的歷史就和亞裔群體在美國的歷史一樣久。
19世紀50年代,美國迎來了第一波中國移民潮。當時采礦和建設鐵路需要大量人手,這些工作工資低且危險,而中國移民愿意做。很快,“亞洲人來搶白人工作”的種族主義偏見就誕生了。1854年,加州最高法院裁定亞裔不能在法庭上指證白人,強化了白人對亞裔的種族歧視。
對亞裔群體的歧視延續(xù)至今。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接受調(diào)查的美國人中,至少有70%的人認為對亞裔群體的歧視并不鮮見。

美國人認為不同種族會遭受歧視的比例??v軸自上到下依次表示非洲裔、拉丁裔、亞裔和白人。圖例中深黃色表示存在較多歧視,淺黃色為存在一些歧視,淺灰色為只存在一點歧視,深灰為完全不存在歧視。
來源:皮尤研究中心,Majorities of Americans see at least som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Black, Hispanic and Asian people in the U.S.
鏈接:https://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21/03/18/majorities-of-americans-see-at-least-some-discrimination-against-black-hispanic-and-asian-people-in-the-u-s/
有61%受訪的亞裔認為自己遭受過誹謗和“玩笑”。比起其他少數(shù)族裔,亞裔在這方面的壓力更大。

不同種族認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遭受各類歧視的比例。綠色圓點代表白人、紅色圓點代表亞裔、藍色圓點代表拉丁裔,黃色代表非洲裔。橫軸代表不同群體在面臨某一歧視的占比,縱軸從上至下分別為“人們表現(xiàn)出對自己的懷疑”、“人們表現(xiàn)出他們認為自己不聰明”、“在招聘、薪酬和升職上被不公正對待”、“被警察不公平地攔下”、“害怕自己的人身安全”、“被侮辱或開玩笑”以及“人們認為自己是種族主義者或有種族偏見”。
來源:皮尤研究中心,Race in America 2019
鏈接:https://www.pewsocialtrends.org/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9/04/Race-report_updated-4.29.19.pdf
1900年舊金山爆發(fā)的鼠疫,是此次疫情中亞裔境遇的對照。那場鼠疫很可能是從一艘來自澳大利亞的船開始爆發(fā)的,但在美國本土的第一位受害者是中國移民,于是整個華人社區(qū)都被劃為了疫區(qū)。一夜之間,舊金山的唐人街被警察包圍,除了白人居民外,任何人都不能進出。
相似的歷史重新上演。美國反歧視組織“制止仇恨亞太裔美國人組織”(Stop AAPI Hate),收集了針對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社區(qū)遭遇仇恨事件的報告,最近的一項分析稱,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也就是疫情在美國蔓延的一年間,他們一共收到了3795份報告,而這只是所有真實發(fā)生的歧視亞裔事件的冰山一角。

圖表上半部分是亞裔遭遇歧視的地點分布??v軸是事件發(fā)生的地點,自上而下依次是工作場合、街上、網(wǎng)上、公園、公共交通、私人住宅、學校、其他、大學、禮拜場所。橫軸是各地點占總體事件的百分比。圖表下半部分是歧視類型的分布。縱軸是歧視的類型,自上而下依次是口頭騷擾、躲避、肢體襲擊、其他、被對著咳嗽/被吐口水、網(wǎng)上、工作場合的歧視、禁止進入關鍵設施、破壞行為/涂鴉、不準乘坐交通工具。橫軸是各歧視類型占總體事件的百分比。
來源:Stop AAPI Hate,Stop AAPI Hate National Report (3/19/20-2/28/21)
鏈接:https://secureservercdn.net/104.238.69.231/a1w.90d.myftpupload.com/wp-content/uploads/2021/03/210312-Stop-AAPI-Hate-National-Report-.pdf
新冠陰影之下,亞裔群體在各種場合都會遭到挑釁,包括且不限于口頭上的侮辱、刻意的回避和肢體上的傷害。有人報告,自己在購物的時候,遇到陌生人朝他扮鬼臉,要求他“離開美國”,并說要“取消他的公民身份”。
然而,不是所有的攻擊都會報告給警察。一位紐約市人權委員會委員接受ABCNews采訪時分析,語言障礙是亞裔群體在此類事件上失聲的主要原因,其次,一些亞裔對政府也并不信任,即使在美國出生成長的亞裔也是如此。

各種族對疫情爆發(fā)后種族歧視情況的認知,橫軸分別為種族歧視更常見了、更少了、跟之前差不多。縱軸自上而下依次為亞裔、非洲裔、白人、拉丁裔。
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Many Black and Asian Americans Say They Have Experienced Discrimination Amid the COVID-19 Outbreak
鏈接: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2020/07/01/many-black-and-asian-americans-say-they-have-experienced-discrimination-amid-the-covid-19-outbreak/
頻發(fā)的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更讓亞裔美國人生活在恐懼之中。《紐約時報》報道,對于這種肢體上的暴力,許多在大企業(yè)工作、“擁有特權”的亞裔描述道:“沒有緩沖,沒有隔離。不管你賺多少錢,不管你有多成功,這就是作為亞裔在美國所要面對的現(xiàn)實?!?/p>
數(shù)據(jù)顯示,相較于2019年,2020年總體的仇恨犯罪降低了7%,但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升高了149%。

2019-2020年在美國最大的16個城市發(fā)生的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淺藍色為2019年,深藍色為2020年??v軸表示仇恨犯罪的數(shù)量,橫軸是各城市的名字。
來源:CSUSB, FACT SHEET: Anti‐Asian Prejudice March 2020
鏈接:https://www.csusb.edu/sites/default/files/FACT%20SHEET-%20Anti-Asian%20Hate%202020%203.2.21.pdf
明尼蘇達大學華裔歷史學家李漪蓮接受《新京報》采訪時,曾這樣描述其家族的移民經(jīng)歷:“我的祖父母是從中國背井離鄉(xiāng)來到美國的。雖然他們進入了美國社會,但他們卻不被認為是完完全全的美國人。……我母親出生在美國,我的外婆就告訴她,她應該著重強化塑造自己‘美國文化’這一部分。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作為亞裔美國人,你可能會遭到歧視。對于現(xiàn)在的亞裔美國人來說,他們的成長可能不會這么難了。”這也是亞裔美國人的一個歷史縮影。
這種“無法真正融入”的狀況,令人費解。因為從源頭上看,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的歷史,正是由亞裔與來自歐洲、加拿大、大洋洲、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所有移民人群,共同構成的。
在《國家地理》與美國東北大學合作的美國移民“年輪圖”中,用玫紅色代表的亞裔人群,在1850年之前,就踏上了美國國土。如果我們將美國看作一棵樹,它之所以能夠不斷壯大,是因為一個個移民帶著各自的體力、財富、文化、知識與對未來的憧憬加入了其中。

1830年至2015年,美國移民圖譜。移民們根據(jù)來源地劃分,亞洲、大洋洲、加拿大、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分別用玫紅色、深藍、淺藍、綠色、紅色、黃色和淺紫的小線段表示。如圖左下角所示,每一個小線段代表100個移民,而每一圈年輪代表一個十年。
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200 Years of U.S. Immigration Looks Like the Rings of a Tree
鏈接: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ulture/graphics/graphic-united-states-immigration-origins-rings-tree-culture
美國作家簡·雅各布斯曾在代表作《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中提出,“一個成功的城市地區(qū)”存在的基本原則是“人們在街上身處陌生人之間時必須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須不會潛意識感覺到受到陌生人的威脅”。但很顯然,對于今天的美國亞裔人群,他們身處的街道喪失了成為“成功的城市地區(qū)”的資格。
而即便撇開美國的移民歷史、亞裔群體內(nèi)部復雜的分化,即便亞裔在人數(shù)上不占優(yōu)、在政治場合寡言少語,也不應被歧視甚至殺害——這是就算不做模范生也應該有的權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