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經(jīng)濟痕跡|草料之爭

簡容
2015-11-19 18:06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研究所 >
字號

財政是什么?賈康老師歸納為“以政控財、以財行政”,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6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體制在治國安邦中始終發(fā)揮著基礎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財政制度安排體現(xiàn)并承載著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等方面的基本關系?!彼?,無論是從學界,還是官方的界定來看,財政是政府(公權機構)行使職能的基礎要件。

從具體的內(nèi)容來看,財政基本就是四件事——“收、支、管、平”,即收入、支出、管理和平衡,而貫穿這四件事背后就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實際上中國財政制度的變遷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調(diào)整。

例如1994年之前的財政包干制,地方具有較寬的財政收支范圍和較大的管理權限,相應地,方籌集財政資金的積極性很高。到1992年,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已經(jīng)高達78%,而同年全國財政赤字為256億,其中191億為中央財政赤字,以至于當時中央財政只能向銀行透支來解決中央財政的困難,實際上就是變相的通過通貨膨脹來解決赤字問題。不僅如此,中央財力的不斷惡化已經(jīng)影響到中央政府在宏觀調(diào)控、國防、軍隊建設等方面的職能,所以有了1994年分稅制改革,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央財政的困難”(《朱镕基講話實錄》),說白了就是要調(diào)整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系。

分稅制改革的兩條核心內(nèi)容:一是政府財政收入向中央集中;二是原有的地方事權維持現(xiàn)狀。

為什么這樣調(diào)整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用當年朱镕基的話講就是“中央財政在收入中應該占大部分、在支出中占小部分,這樣他才有能力去調(diào)節(jié)地區(qū)之間的不平衡,才有能力去調(diào)控”。

截止到2014年,地方財政收入7.6萬億,占全國比重的54%,地方財政支出12.9萬億,占全國比重的85%,由此地方政府財政支出中有5.3萬億(12.9 - 7.6 = 5.3),得主要依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收入。直到《預算法》修訂,從2015年開始地方政府才被容許“赤字”,所以地方政府在財政支出方面難以實現(xiàn)自身平衡應該是個長期的事情。

如上所述,地方財政支出和收入之間逐漸拉大的差值是分稅制改革的有意為之。但實際上,恰恰是這個收支缺口讓地方政府總覺得資金不夠,由此也帶來了關于地方政府財權和事權不匹配的討論。這里面既有地方經(jīng)濟增長競賽的問題,也有地方財政自主權內(nèi)生追求的問題,即“有錢才好辦事”,而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收入是有嚴格預算制度管著的。

地方政府怎么辦?找財源唄!“土地財政”、“融資平臺”等應運而生,直到近年廣受熱議的地方債務問題。

說白了,中央希望地方這匹馬兒不吃草或是少吃草,而地方不免抱怨中央“要讓馬兒跑得快,又不讓馬兒吃草”。后來經(jīng)過雙方長期博弈,特別是在不期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出于反危機、率先復蘇的考慮,中央開始默許地方可以自己找草吃。很快,地方就把主意打到了田間地頭的莊稼上。這下種莊稼的不干了,把狀告到中央,要賠償,中央只能一邊安撫農(nóng)戶,一邊告誡地方收斂,別跑的太快。于是,地方又想出一個辦法,從農(nóng)戶手里買地,轉手再賣給農(nóng)戶,中間的價差用來買草料。地方買地的錢從哪來——找中國人民銀行,怎么賣地——找商業(yè)性金融機構和地產(chǎn)商,收回來的價差——給中央提成。

現(xiàn)在呢?地沒有以前值錢了,錢也不好借了,草料問題怎么解決?于是,地方又開始大談特談財權和事權不匹配的事,其實問題還是那個問題——政府事權的邊界問題(包括中央和地方),只要這個邊界是清晰的,那么在中央和地方兩端,財政“收、支、管、平”四本帳算清楚不復雜,也不難;而如果這個邊界模糊,那么伴隨著財政收入的大小年,中央和地方有關財權和事權的循環(huán)討論恐怕就會一直繼續(xù)下去。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