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經濟痕跡〡中國往事
去年“330新政”以來,中國樓市出現(xiàn)了分化式的變化——在過去的10個月里(2015年4月-2016年2月),一線城市房價累計上漲了21%,二線城市房價累計僅上漲了2%,三線城市房價基本未變。其中,深圳房價的漲幅最為顯著,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59%,二手住宅房則漲了57%。
隨之而來的,是有關房價的新一輪爭論。且不論爭論的結果會帶來何種政策上的變化,有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承認——在過去十余年間,中國的房子不論是對宏觀層、金融機構、企業(yè),還是對普羅大眾(甚至包括外國機構和個人)而言,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經濟要素。
盡管幾經調控,目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仍有五分之一來自于房地產投資,商業(yè)銀行的貸款中也有五分之一來自于房地產貸款,中國家庭的房產占總資產比例則高達70%……這樣的數(shù)據(jù)就不一一列舉了,一句話——在中國,房子真的很重要。
不但很重要,中國的房子還是過去十余年里,投資故事中最為動人的章節(jié)。
以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改革為起點,截至2016年2月底——如果你在2005年6月份將手里的美元換成人民幣,單純地以現(xiàn)金的形式保存著,那么到了2016年2月底,你再將手里的人民幣現(xiàn)金兌換成美元的話,累計投資回報率接近30%?;蛘哒f,當年的1美元,到現(xiàn)在已經變成了1.3美元了。
如果將CPI作為物價指標來測算,2005-2015年,美國物價水平累計上漲了24%;中國物價水平則上漲了25%。那么由此來測算的話,現(xiàn)在1.3美元的購買力在美國相當于2005年的0.99美元,在中國則相當于2005年的0.98美元。所以,明智的投資者會選擇現(xiàn)金形式之外的投資品,比如房子。
如果你對中國的房子進行了一筆長期投資,那么按照全國城市平均房價漲幅計算的話,回報率超過100%;如果投在這10年里房價漲幅最多的城市——深圳,那你的回報率將高達225%;即使是投資漲幅最少的城市——丹東,回報率也超過40%。
舉例說明。2005年6月,你手里有12萬美元,按照當時1美元兌8.2765元人民幣的匯價,兌換成約100萬元人民幣。然后,你投資了一套中國的房子,而且這套房子恰好在深圳的話,那么2016年2月賣掉房子,再按照時價換成美元的話,當年的12萬美元已經變成39萬美元(剔出通脹因素影響之后,在中國的實際購買力相當于2005年的29.3萬元美元)!即便是投資了丹東,如今也有17萬美元到手(在中國的實際購買力相當于2005年的12.8萬美元)。而如果以中國城市的平均房價來看,當年的12萬美元則翻了一番變成24萬美元(對應在中國的實際購買力為2005年的18萬美元)。

當然,中國故事還有其他動人的地方。同樣以美元計價的話,2004年底中國的GDP僅為1.94萬億美元,到了2015年這個數(shù)字已升至10.5萬億美元,累計增長440%。比這個更夸張的是,2005年6月底,M2余額(廣義貨幣供給量)為3.33萬億美元,2016年2月底該余額升至21.8萬億美元了,累計漲幅高達555%。
經濟高速增長、投資人民幣資產回報豐厚、貨幣環(huán)境寬松舒適……是的,過去十余年,中國故事是有那么動人。問題是,這樣的“動人”還能續(xù)寫多久?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論近鄰日本在1980年代的盛極一時,以及后來的迷失。老實說,我不知道中國是否會步日本的后塵,可以確定的只是,中國市場的風動了,幡也動了,而動得最厲害的,還是心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