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線上讀書會|茨威格與世紀之交的維也納

關(guān)于美國例外論的歷史反思
時間:7月8日(周五)19:00
地點:騰訊會議(ID:423363239)
主講人:李劍鳴(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何兆武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系列講座第三講。何兆武先生始終熱衷于從事西方歷史思想與歷史哲學的研究,并翻譯了大量的西方史學經(jīng)典著作。本次我們邀請李劍鳴教授談?wù)勱P(guān)于美國例外論的歷史反思。

《后翼棄兵》為何大火?
時間:7月8日(周五)19:00-21:00
地點:人民文學出版社微信視頻號
嘉賓:張莉(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小北(編劇、導演、監(jiān)制)、于是(作家、譯者)
2020年年末,一部叫《后翼棄兵》的網(wǎng)飛美劇直接爆火,而劇的原著小說連續(xù)11周上榜《紐約時報》暢銷書Top 10。這次活動我們請到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莉,編劇、導演、監(jiān)制張小北,作家、《后翼棄兵》譯者于是三位老師,跨界對談,一起跟讀者聊一聊以下話題:深度挖掘《后翼棄兵》大火的原因;為什么《后翼棄兵》并非單純的大女主爽劇;原著與劇的不同之處;小說中的女性議題與性別議題;小說中迷人的角色設(shè)置;等等。

Another Marx: New Profiles of an Evergreen
時間:7月9日(周六)9:00-11:00
地點:ZOOM會議(ID: 8143129911,密碼:969448)
主講人:馬賽羅·默斯托(加拿大約克大學政治科學系社會學教授)
隨著資本主義經(jīng)濟危機的再次到來,馬克思在西方世界迎來復興。MEGA2的出版發(fā)行為我們重新理解馬克思思想的各個階段打開了大門。然而,許多研究側(cè)重《1844年經(jīng)濟和哲學手稿》和《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大綱》(1857-58),卻忽略了馬克思在19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的思想演變,也即從他早期的知識形成到1844年的《巴黎手稿》,再到1850年代的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資本論》的初稿以及論戰(zhàn)作品《福格特先生》的撰寫。本次講座,將通過考察馬克思在后黑格爾哲學、唯物主義歷史觀、科學方法、異化和國際工人協(xié)會時期思想和行動的考察,分析馬克思作品的起源和未完成的特征,進而以更清晰的方式展現(xiàn)其理論的豐富性,這為我們重新建立一種旨在改變當下的批判思想提供了可能。
“我與孫犁”叢書新書發(fā)布會
時間:7月9日(周六)9:30
地點:百度直播
嘉賓:肖復興(作家)、謝大光(作家、編輯)等
今年是孫犁先生逝世20周年。為紀念孫犁先生,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我與孫犁”叢書,五位作者采用散文筆法,書寫了與孫犁先生交往的舊事。7月9日上午,“紀念孫犁先生逝世20周年暨‘我與孫犁’叢書新書發(fā)布會”將通過百度進行現(xiàn)場直播,叢書作者將分享他們創(chuàng)作此書的經(jīng)過。

2022年度揚子江筆會——漫談新詩的“新”
時間:7月9日(周六)19:30-21:30
地點:騰訊會議(ID:904192967)
嘉賓:傅元峰(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葉櫓(評論家、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沈葦(浙江傳媒學院教授、詩人)、龐余亮(詩人)、楊鍵(詩人)、海馬(詩人、散文家、評論家)
7月9日晚,2022年度的揚子江筆會將在海門的卞之琳藝術(shù)館舉行,傅元峰、葉櫓、沈葦、楊鍵等六位詩人、評論家將一起漫談新詩的“新”。
江南民俗類非遺的保護與實踐
時間:7月10日(周日)9:30-11:30
地點:騰訊會議(ID:408699486)
主講人:陳勤建(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
民俗保護是非遺保護的原型。我國的民俗類非遺僅是民俗范疇的一部分:信俗、鄉(xiāng)規(guī)民約、家訓家教等,在我國江南地區(qū)蘊量極為豐富。民俗類非遺,更側(cè)重由群體風行的精神意愿構(gòu)建的原生態(tài)的初級精神生活,共同心意行為構(gòu)成的風習性文化。其間,蘊涵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族群精神生命的原始密碼,民族精神文化的原動力。如何科學地鑒別、整理、保護、傳承,是當下非遺保護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本講座將以一些典型的案例,對此作出分析和闡述。

中國歷史上的濱海地域
時間:7月13日(周三)15:30-17:30
地點:騰訊會議
主講人:魯西奇(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濱海地域”是指瀕臨海洋、居住人群之生計與海洋環(huán)境有密切關(guān)系或受海洋環(huán)境影響甚巨的地區(qū)。它包括大陸的沿海地區(qū)、沿海諸島嶼及相關(guān)水域。在中國漢唐時期,在濱海地域活動著漁民、鹽民、艇戶以及海盜等不同類型的人群。他們中間的很大一部分沒有“入籍”,處于王朝國家的控制體系之外,是“沒有身份”的人。因而濱海地域的經(jīng)濟形態(tài)是一種結(jié)構(gòu)性短缺的經(jīng)濟形態(tài)。這與農(nóng)耕人群的生計基本可以自給自足,由此形成的“自然經(jīng)濟形態(tài)”形成鮮明對照,也造就了濱海地域的外向性(或開放性)以及流動性——它促使人們采用各種方式向外界獲取生存資源,拓展生存空間與社會發(fā)展空間,從而與農(nóng)耕人群相對的“封閉性”和“安土重遷”區(qū)別開來。本次講座,魯西奇教授將介紹自己開展的中國古代濱海地域研究。
附:線下活動預告

北京|茨威格與世紀之交的維也納
時間:7月8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朝陽區(qū)建國路86號北京SKP-S購物中心2樓SKP RENDEZ-VOUS
嘉賓:胡蔚(北京大學德語系副教授)、高林(作家、書評人)、艾江濤(記者)
茨威格所生活的“昨日世界”是一個現(xiàn)代性尚未全面降臨和滲透的世界,在現(xiàn)代世界中聚集起巨大能量的“民族主義”在古老的想象里還沒有顯影。那個世界還存在著“王朝”的政治體系,王權(quán)把事物環(huán)繞在一個至高的中心四周,將它們組織起來。它的合法性源于神授,民眾是臣民,還不是公民。7月8日晚,我們邀請了北京大學德語系副教授胡蔚,作家、著名書評人高林做客SKP-S,并由《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主任記者艾江濤擔任主持,聊聊茨威格和他的昨日世界,以及為什么在時下,我們?nèi)砸刈x茨威格。

北京|近世中國的書籍形制與閱讀形態(tài)
時間:7月10日(周日)9:30-17:45、7月11日(周一)9:30-17:50
地點:海淀區(qū)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
嘉賓:陳婧(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助理教授)、胡琦(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許明德(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張仲民(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俞國林(中華書局副總編輯)等
近年來,書籍史和閱讀史日益成為學界關(guān)注的熱點,但相關(guān)概念的邊界以及研究的范式仍有待討論。就書籍史而言,中國傳統(tǒng)的版本目錄之學固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經(jīng)驗,晚近關(guān)于印刷史和出版史的研究更是成果豐碩。但近世中國(明清直至近現(xiàn)代)書籍物質(zhì)形制和流通機制的劇烈新變,也為這一古老領(lǐng)域提出了新問題。閱讀史研究自書籍史衍生而來,惟在同一“閱讀史”名號之下,實包含有讀書內(nèi)容、讀書主體、讀書形態(tài)等各異的研究重點。尤其是在讀書形態(tài)(有關(guān)閱讀的行為方式)范圍內(nèi)導出“閱讀革命”(Leserevolution)主題,更使之與社會史和教育史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皶沃啤迸c“閱讀形態(tài)”二者如何互相作用,如何規(guī)定了近世中國讀書人接受、傳播、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姿態(tài),值得學者深入討論。有鑒于此,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聯(lián)合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為“近世中國的書籍形制與閱讀形態(tài)”。會議邀請京、港等地青年文史研究者,嘗試貫通明清與近現(xiàn)代,在一個更長時段內(nèi)討論相關(guān)問題。

北京|邊界的寬度——周婉京《取出瘋石》新書沙龍
時間:7月10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朝陽區(qū)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F單向空間
嘉賓:西川(詩人、作家)、吳冠平(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院長)、叢治辰(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龍荻(藝術(shù)家)、楊紫(策展人、藝術(shù)評論家)、周婉京(作家、藝術(shù)評論人)
周婉京的《取出瘋石》是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作為作家、學者、藝術(shù)評論人的周婉京,在這部小說集里收錄了九個故事,在這些跨文化、跨地域又國際范兒十足的“酷”小說里,神奇的際遇、立體的人物、清晰的思想內(nèi)核,都讓人感受到一種難得的酣暢淋漓。7月10日下午,歡迎來到單向空間·大悅城店,一起來聽聽西川、吳冠平、叢治辰、龍荻、楊紫、孟小書,與作者周婉京,一起來聊聊這本書,聊聊作為文學“新人類”的周婉京,如何完成了如此特色十足的表達。

北京|民族神話的建構(gòu)與解構(gòu),歷史學如何直面歐洲的身份認同危機——《民族的神話》新書沙龍
時間:7月13日(周三)19:00-21:00
地點:朝陽區(qū)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F單向空間
嘉賓:羅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蘇里(萬圣書園創(chuàng)始人)、楊光(清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呂昭(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英國脫歐、法國極右翼崛起、難民潮、俄烏戰(zhàn)爭……近幾年,歐洲的身份認同危機愈演愈烈。事實上,族群演化和歷史發(fā)展有著極強的復雜性和變動性,族群民族主義只是一個被建構(gòu)的神話。然而,虛構(gòu)的信念卻深刻影響著現(xiàn)實世界的運行。歷史學如何直面歐洲的身份認同危機?7月13日晚,北大歷史系教授羅新與《民族的神話》一書的譯者楊光、呂昭將做客單向空間·大悅城店,同主持人、萬圣書園創(chuàng)始人劉蘇里一起,由書籍鏈接現(xiàn)實,分析民族神話的建構(gòu)與解構(gòu)。

廣州|想為你的深夜放一束煙火——劉同2022新作讀者見面會
時間:7月9日(周六)14:30
地點:天河區(qū)天河路123號廣州購書中心六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劉同(暢銷書作家、光線影業(yè)副總裁)
劉同2022全新作品《想為你的深夜放一束煙火》,書寫了23個療愈心靈的故事,同時記錄了身邊人鼓舞自己的23個煙火瞬間。本周六下午,劉同將攜新書來到廣州購書中心現(xiàn)場,與你細述那些治愈與自愈的故事!

深圳|溫柔走進這條河流——和魏小河一起讀書
時間:7月9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寶安區(qū)新湖路99號壹方城購物中心L3覔書店
嘉賓:魏小河(作家,書評人)、劉墨聞(作家、設(shè)計師)
7月9日,超受青年人歡迎的青年作家、書評人魏小河,青年作家、設(shè)計師劉墨聞,資深媒體人、深圳《晶報》總編輯、深圳報業(yè)集團出版社社長胡洪俠,將在深圳壹方城店與讀者朋友們共同分享讀書,在諸多閱讀的可能中,讓我們一起從書出發(fā),再歸來至書的流域。

南京|看不見的城市——文學、影像、社會學里的城市
時間:7月8日(周五)19:30-21:00
地點:鼓樓區(qū)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周曉虹(社會學家、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院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葉兆言(作家)、楊柳(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shù)系副教授)
刀鋒夏季線下活動將在古都南京和大家見面,這次刀鋒圖書獎夏季活動的主題是:“聽見城市的聲音”。7月8日,知名社會學家周曉虹教授、著名作家葉兆言、青年電影研究者楊柳教授,將從文學、影像和社會學的角度和我們一起聊一聊,我們應該如何去“觀看”那些城市里被我們忽視的角落。

南京|故鄉(xiāng)昨日黃花——《風雨墻》新書分享會
時間:7月9日(周六)14:30
地點:鼓樓區(qū)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主講人:趙德清(作家)
高郵位于江之左、淮之南,上控蘇皖,下引江淮,水陸要地,兵家必爭,商賈云集。這座歷史文化古城既有秦觀、王磐、王氏父子的文化遺風,又沐浴在汪曾祺閑適溫和的文學光輝中。7月9日,高郵文聯(lián)主席趙德清和資深編輯老克做客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眾多嘉賓一起聊聊運河古城的風風雨雨和時代變遷的人物傳奇?;顒訉⒂赡洗笄嗄陮W者陸遠主持。

南京|把城市翻譯給你——世界文學中的城市
時間:7月10日(周日)15:30-17:00
地點:鼓樓區(qū)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黃葒(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欽文(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師、譯者)、張偉劼(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主任、副教授、譯者)、陸大鵬(譯者)
7月10日,刀鋒圖書獎夏季活動第二場,知名譯者黃葒、張偉劼、欽文以及陸大鵬,將從外國文學翻譯的角度,帶我們進入多彩世界的城市里漫游。
杭州|共議兒時夢 回望兒時情——致敬大師文學沙龍
時間:7月9日(周六)16:00-17:00
地點:拱墅區(qū)小河路橋西直街34號曉風書屋
童年的美好回憶,總是令人記憶猶新,有時是看到豐子愷漫畫時的雀躍,有時是讀懂豐子愷語句時的恍然,欣賞豐子愷的作品,就如同一場跨越時間空間的對談,令兒時的我們能領(lǐng)悟到,究竟何為幸福、何為快樂。7月9日,致敬豐子愷文學沙龍于曉風書屋舉辦,還有神秘嘉賓擔任主講,帶你一起領(lǐng)略豐子愷的漫畫人生。

杭州|行吟的蝌蚪——張淺潛《星空與隨想》新書分享&彈唱會
時間:7月10日(周日)18:00-20:00
地點:余杭區(qū)良渚文化藝術(shù)中心·大屋頂劇場
主講人:張淺潛(音樂人)
7月10日晚,中國搖滾代表性女聲張淺潛攜新書《星空與隨想》來到良渚文化藝術(shù)中心·大屋頂劇場,分享二十余年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的美妙靈感,為中國搖滾樂和獨立音樂寫下索引,與她一同“再次發(fā)芽”,開啟下一程的“乘風破浪”!

成都|巴蜀的魔幻和內(nèi)心的真實——羅偉章《隱秘史》新書分享會
時間:7月9日(周六)13:00-15:00
地點:錦江區(qū)中紗帽街八號成都遠洋太古里M68-70號方所
嘉賓:阿來(作家)、羅偉章(作家)、范紅升(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總編輯)、盧一萍(作家)
《隱秘史》是著名作家羅偉章的新長篇小說,小說塑造了一個生活在四川大巴山區(qū)的普通人,描摹了他表面波瀾不驚的生活下百轉(zhuǎn)千回、無處逃匿的內(nèi)心世界。讀過本書的讀者都會被這個人物嚇一跳,深受震撼的同時也打開了自己秘而不宣的一扇門。巴蜀之地如何幻化出這樣的魔幻和內(nèi)心的真實?7月9日,來方所成都店和我們一起感受這部小說的奇妙之處!

長沙|時間的探險——《若只初見》新書分享會
時間:7月8日(周五)19:30-21:30
地點:岳麓區(qū)麓山南路343號止間書店
嘉賓:程永新(《收獲》主編、作家)、水運憲(作家)、田耳(作家)、沈念(作家)
周五晚,《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老師攜新著小說集《若只初見》做客止間,與著名作家水運憲、沈念、田耳一同“探險”那些已經(jīng)流淌過的時間在記憶里所構(gòu)筑的夢境。有理由相信,時光的夢境里透過的光,能照亮讀者的內(nèi)心以及瑣屑生活的某一瞬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