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鄱陽湖在蒸發(fā)

2022-09-08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圖、文、視頻丨呂萌

剪輯丨沙子涵

編輯丨陶若谷

失望的稻田

●下午3時,程昭元在田埂上,準(zhǔn)備給稻田抽水灌溉。

“8月27日,天氣晴,最高氣溫37℃,紫外線指數(shù)強?!?/p>

看著手機上的天氣預(yù)報,程昭元陷入了沉默。69天,他計算著沒有下雨的日子。這場雨對結(jié)實期里的稻田尤為重要,“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失望?!?/p>

●湖水退去后,往日的鄱陽湖面變成一片草原。

國家衛(wèi)星氣象中心監(jiān)測顯示,7月以來,鄱陽湖水體面積顯著減少。其中,8月21日與近1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減少約67%,比一個多月前也少了約69%,創(chuàng)下1951年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紀(jì)錄。

缺水的稻田讓程昭元寢食難安。凌晨4點,他起床穿上水靴,提著頭燈,騎著摩托車趕去田里。此刻,距離中稻(種植期為4至9月)成熟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他要趕在收割前再給田里補一次水,希望那些干癟的谷穗盡可能鼓起來一點。

●程昭元站在枯黃的稻田中。

●一些稻子長出了稻穗,但因為水源不充足,變成了秕谷。

程昭元是星子縣的產(chǎn)糧大戶,田里中稻1400余畝,早稻和晚稻共600余畝。稻子依湖生長,鄱陽湖水原本是充足的灌溉用水,湖邊飼養(yǎng)的雛鴨也會給土地帶來有機肥料,滋養(yǎng)稻田。

產(chǎn)出的稻米會銷往南昌、九江、武漢等地,在長三角的糧食保障上,農(nóng)戶們起到了重要作用。往年,7月和8月雨水豐沛,正是中稻的生長期,降雨讓村里池塘的存水足以供應(yīng)農(nóng)田灌溉。而今年,除少雨外,持續(xù)高溫讓稻田里的存水迅速蒸發(fā),原本可以存用10天的水只能勉強堅持3天。

稻田分布在星子縣的18個自然村,小而分散,也給灌溉增加了難度。程昭元準(zhǔn)備了20臺抽水泵,每天要跑7、8個村子去“討水”。池塘、魚塘都是用來灌溉的水源,但不少池塘被村民私自用來養(yǎng)魚,程昭元只好找村委會幫助協(xié)商,“抽水保田”,再補給村民2000塊左右的魚苗錢。就這樣,他抽干了20個塘子,稻谷依然無法按時掛穗。

●8月末,村子里的池塘已經(jīng)抽干,程昭元想辦法從內(nèi)陸湖抽水灌溉。

●在近40度的高溫下工作的程昭元。

面對今年的旱情,許多外鄉(xiāng)人已放棄種植。程昭元舍不得讓他的土地閑置,卻面臨20萬左右的虧損,“一噸肥料2400塊錢,加上人工費和電費,還有每畝田300至400塊錢的租金?!背陶言刻煲?0里路,往返水塘和田間,照看24小時工作的水泵。水塘里泥沙多,為了防止堵塞灌溉,他每天晚上在田里守著,直到凌晨才回家。

這兩千余畝稻田中,有200余畝富含硒元素,可以種富硒稻。往年,這種昂貴的稻米長勢好,他自己也舍不得吃,如今成片枯黃。一些地勢高的稻田地表滿是裂縫,徹底干枯的稻田有200余畝,還有近300畝長出了稻穗,但全是秕谷。

●池塘里的水已經(jīng)見底,無奈之下村民將魚撈出。

●內(nèi)陸湖已經(jīng)干枯,村民在湖中采摘芡實。

●面對池塘里撈出的花鰱幼魚,村民不知如何是好。

眼下,村里池塘的水已經(jīng)抽干了,他想盡辦法,從鄱陽湖的內(nèi)陸湖廖花池里抽水灌溉。晚上,程昭元望著越來越小的湖面,“不知道能堅持到什么時候?!?/p>

一堆魚骨

●羅柏林在魚塘旁巡查死魚。

從星子縣沿鄱陽湖岸邊向上游走30公里,便是羅柏林用來做養(yǎng)殖場的池塘。今年夏天,800畝池塘里已有200畝蒸發(fā)殆盡,干涸的岸邊丟棄著每天打撈上來的死魚。

羅柏林來自開福寺村,是鄱陽湖畔典型的漁村,這里曾停放近千艘漁船,2020年“禁漁令”下發(fā)前,開福寺村幾乎家家靠打漁為生。羅柏林今年67歲,曾有自己的漁船,去年2月,他靠以前打漁攢下的積蓄,又借了一些,和三個合伙人一起承包了池塘,做水產(chǎn)養(yǎng)殖。村里有人去工地做泥工、木工,羅柏林不愿意去,他喜歡在水上,“只會干這一行”。

承包魚塘其實有些猶豫,他覺得很冒險,“又想幫子女減輕點負(fù)擔(dān)?!睘榱私档惋L(fēng)險,他還額外打著一份工,就是看守池塘——魚病了、水位線下降了、下餌料等,都是他一個人的工作。

●羅柏林在魚塘中補網(wǎng)。

●7月至今,羅柏林池塘中的水已下降近一米。

●為了防止死魚污染水源,羅柏林這兩個月一直住在湖中央的船上,時時查看水中的情況。

去年,他的收成還不錯,因此今年向池塘里投放了大量魚苗——花鰱8萬尾,白鰱1.5萬尾,草魚3萬尾,桂魚1.2萬尾,其他魚9000尾,鯽魚1.6萬尾,鳊魚8000尾,成本近40萬元。按照計劃,這些魚苗生長到9月份后,就可以打撈售賣了。

7月以來,他所在的九江市持續(xù)高溫少雨,8月降雨量僅11.1毫米,為同期降雨量的十分之一。池塘出現(xiàn)了異常,水位一天天變淺,水溫卻在升高,魚苗適應(yīng)不了溫差,成片的死魚漂向岸邊。

●岸邊的死魚在高溫烘烤下已變成一堆魚骨。

●羅柏林的池塘水位在以每天一厘米的速度下降。

●羅柏林在船艙中聽收音機里的天氣預(yù)報。

羅柏林多了一項工作,每天打撈死魚,少則兩三百條,多則上千條。這兩個月,他過得慌慌張張,“如果翻塘(水塘內(nèi)的魚發(fā)生上浮和翻肚子現(xiàn)象)了就完蛋了”,“什么時候能下場雨?”

為了減少虧損,羅柏林把還沒長大的魚低價賣到外地,體重約1.5—2斤,每斤5元錢。再過兩個月,這些小魚本應(yīng)長到3.5—4斤,價格也會上漲到7元。合伙人們計算了一下,加上魚塘的租金,和每天還在下放的魚飼料,到今年年底,他們的損失將達(dá)到六七十萬元。

這個夏天,羅柏林吃不好,睡不香,瘦了十多斤,他心疼撒向塘里的錢,那都是他在鄱陽湖上打漁時一年年攢起來的。

回不去的上游

●在駕駛艙里的張秋蘭。

張秋蘭從沒見過鄱陽湖退水這么早。

去年此時,張秋蘭和丈夫正在南昌到長江中游港口的航道上。豐水期正值長江水運高峰,也是鄱陽湖航線的黃金期,寬闊的江面上千帆駛過,萬噸貨船的汽笛聲響徹兩岸?!坝掖蚨妗?,張秋蘭站在甲板一側(cè),拿著對講機向駕駛艙里的丈夫下達(dá)指令。35年來,他們一直是這樣配合,在鄱陽湖下游至上饒市之間行船,運輸沙子、水泥、煤炭等,往返近千趟。而今,張秋蘭的船停在鄱陽湖星子縣港口附近,已經(jīng)兩個月了。

●湖水退去后,裸露出龜裂的湖底,延伸至湖中央數(shù)十公里。

●鄱陽湖邊發(fā)臭的死魚。

對于今年“汛期反枯”的鄱陽湖,她比其他人更早感知,“一天一尺”,她發(fā)現(xiàn)湖面的水正一點點退去。7月14日,為了避免出不了船,她冒險駛出閘口,不料擱淺,螺旋槳扇葉撞上即將干涸的湖底,花了不少成本才用吊船把自己的船打撈出來。

張秋蘭的家在鄱陽湖上游,上饒市鄱陽縣。她今年55歲,跑船35年,從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為防止再次擱淺,她只得開著這艘貨船,帶著1歲的小孫女,在下游漂蕩。她慶幸自己不用向這么小的孩子解釋,由于干旱導(dǎo)致上游航道中斷,她們不知何時才能回到岸邊的家中。

●張秋蘭在船艙休息室里照看孫女。

●在一些航道彎流處,張秋蘭要用望遠(yuǎn)鏡觀察前方情況。

與丈夫相識后,張秋蘭是自學(xué)開船,起初是木船,而后慢慢換成了大船。夫妻倆一起在鄱陽湖上跑船維持生計,貨船的噸數(shù)越換越大,風(fēng)險也日漸增加。發(fā)洪水的時候,水流湍急,錨卡不住,船就會漂。有一次,在鄱陽湖裝沙子時遭遇臺風(fēng),張秋蘭見勢不對,拉著丈夫迅速撤離那段水域,而同行的一艘小船,不顧危險,往前走了一段就被浪打翻了。

像她一樣沿湖而生的船家還有許多,最常見的路線是從寡婦磯到老爺廟,直達(dá)南昌。其中,老爺廟水域格外兇險,位于鄱陽湖的咽喉位置,天氣時常突變,巨浪翻滾,張秋蘭和丈夫總是格外小心。年輕時,他們像其他船老板一樣,想多跑點,賺多點,連續(xù)一個星期不停歇。上了年紀(jì),他們帶著孫女,通常早上五六點鐘出發(fā),晚上七八點鐘停下,避免夜間行船,遇到極端天氣更是謹(jǐn)慎。

●星子港附近,鄱陽湖水位退去后,變窄的航道。

●駐留在星子港附近的貨船。

這一次的旱災(zāi),張秋蘭沒能躲過。水道持續(xù)變淺,船舶吃水量也隨之變小,船上能載的貨越來越少,原本載貨兩千噸的船,只能載一半,運輸收入還不夠油錢。現(xiàn)在,她只得停靠在港口,等待貨運價格上漲,能夠收回出船的成本。

20歲開始跑船,張秋蘭習(xí)慣了船上的生活,卻也厭倦了水面上的漂泊。近些年,她開始頻繁下船,此前,除了春節(jié),她一年11個月都在船上?!盎丶乙院?,不愿意上船,在船上久了,又不愿回到縣里?!?/p>

她不再想以開船為生。鄱陽湖禁漁后,許多漁民轉(zhuǎn)行干起了貨運,湖上的貨船變多了,運輸價格越來越低,自己年近60,視力不如從前,孫女上船后更很少跑夜路,運貨的時間拉長了,收入也隨之降低。丈夫起初并不支持她下船,覺得下船后無事可干,她執(zhí)意聯(lián)系了一位買家,“如果賣得掉,我一點不舍也沒有?!?/p>

●在星子港卸鐵礦的貨船,原本9000噸的承重,如今只能裝載不到3000噸。

●平日里,除了去岸上買菜和生活用品外,張秋蘭很少下船。

但在僅剩的這段日子里,張秋蘭還是將這艘船當(dāng)成自己的家,她每周下船一次,買生活物品。為了省油,她并不輕易啟動船,就讓它安靜地停在水中。9月1日傍晚,張秋蘭帶著孩子來到甲板上,遠(yuǎn)處的廬山霧氣靄靄,鄱陽湖上起了風(fēng),“是不是要下雨了?”張秋蘭自言自語。

●張秋蘭在船尾養(yǎng)的花。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所有內(nèi)容著作權(quán)歸屬極晝工作室,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聲明除外。

- END -

原標(biāo)題:《鄱陽湖在蒸發(fā)》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