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學四年完美規(guī)劃,一名“雙非”學子的逆襲


- 成 長 故 事 -
大一的學生,確實很忙,專業(yè)能力也不夠強,但是也會有別的優(yōu)勢,比如態(tài)度。而用不用是單位的事,去嘗試接觸這樣的機會,卻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
-故 事 練 習 生 習 作-
第 100 篇
01
高考志愿,是開局豪賭
2016年,我始終記得那個燥熱的午后,所有人都緊張地守在電腦旁,直到頁面跳轉出堪堪夠上浙江省一本的分數(shù)。一時之間,充斥著歡鬧、喜悅。
我是我們家最大的孩子,也就意味著,這是我的父母第一次陪同孩子去填報高考志愿。哪怕他們在我出生前,就已經開始辦學校,但在填報志愿事件面前,他們同所有的普通家長一樣焦急、茫然。
去省外的211?還是留在杭州更好?
讀師范,當老師、律師也不錯?
醫(yī)學類、資產評估,這些都是熱門專業(yè),以后工作不是問題……
那是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文科生的可選專業(yè)其實是那樣的少,也是第一次意識到,我對厚厚的志愿填報書上的所有專業(yè)實際一無所知。
我們就像是被推上賭桌的賭徒,憑借刻板印象與百度詞條冰冷的專業(yè)解讀,再配以自己的想象,去填下決定自己未來的人生開局。
“聽說有個人填報志愿很厲害,要找他咨詢下嗎?”
“不用?!?/p>
我拒絕了父親的提議。坊間里專門做志愿填報的人,多是幫助學生選擇冷門專業(yè)以沖刺同等分數(shù)線里,名聲更大一點學校。他們更在乎的是學校名氣,而我想博弈的是適合我四年成長的大學環(huán)境。
所以,我選了浙江傳媒學院,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傳播學專業(yè)。
我用一本分數(shù),將當年二本類的專業(yè)作為我的第一志愿。

02
大學四年,是內外兼顧
2020年,畢業(yè)不久,學院的公眾號有1期對應屆畢業(yè)生的采訪,我記得和當時負責采訪的學弟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剛進大學的第一天,我是不安的,因為我告訴自己,我只有四年的時間,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去實現(xiàn)未來能和更多985、211畢業(yè)的優(yōu)秀學生平起平坐的機會,四年時間真的太短了?!?/p>
所以,我選擇內外兼顧:對內,加入社團學生會,打比賽,做課題;對外,實習。在建構自己未來的校友老師資源的同時,我必須提前熟悉社會。
很幸運,我做到了,但也摔了很慘的一跤。
軍訓后沒多久,《都市快報》旗下的好奇實驗室的一位老師來學校講課,正好能修講座的學分。那場講座,我印象很深,自己坐在教室的很后面,課程內容沒聽進去多少,直到互動答疑環(huán)節(jié),這位老師說可以去好奇實驗室實習。
我瞬間整個人清醒!身板挺的直直的,特別想舉手問一問,會接受大一學生去實習嗎?但我膽子小不敢問,眼巴巴等到互動環(huán)節(jié)快結束時,終于被另外一個女孩子問出來了,然后我聽到那兩個字:可以。
講座一結束,回到寢室我就給這位老師發(fā)了微信,然后收到了我第一份面試作業(yè),做一篇園藝相關的公眾號推送。
推送制作對于浙傳學生來說,像是每人必會的技能。但其實這個在學校并沒有人教,都是自己摸索。
當時恰好我的室友加入了浙傳很火的一個社團——青梅,她就參與公眾號的推送制作,所以那次我從軟件的選擇到字號大小等問題,都找了她請教,給她審閱過我才發(fā)給了好奇實驗室的老師,然后收到了錄用通知。
但是大一課程安排真的很忙,實習的一學期里,我只去過一次好奇實驗室。然后也明白了大一學生很難拿到實習機會,因為公司還是希望實習生有坐班時間,所以當時除了我,另外三個學姐都已經是大三,大四的學生。
我也有問這位老師:為什么會選我,選一個大一學生?
“第一,我布置給你的題目,我覺得你的作品是有邏輯的,而且很完整。我覺得大一學生能做到這樣,挺好的了。然后我也想可能大一學生剛出來實習,會對實習工作更認真一些?!?/p>
后來,我把這段話轉述給每一個我鼓勵過的大一學弟學妹們。
大一的學生,確實很忙,專業(yè)能力也不夠強,但是也會有別的優(yōu)勢,比如態(tài)度。而用不用是單位的事,去嘗試接觸這樣的機會,卻是我們能為自己做的。
結束這段實習后,我暑假去了《錢江晚報》在地方的報社,又考了駕照。到了大一下學期,因為接觸到了一家教培行業(yè)里的公司,我被“人才培養(yǎng)”的由頭忽悠去了實習,一直在那工作到2020年12月,整整四年,然后心涼離開。
自此之后,我不會輕易再談事業(yè)理想。
這家教培單位對我來說,是長期的實習,也是部分的真實職場。在那樣一家公司里,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聽不見也聽不進行業(yè)里的真實評價,犧牲了自由、時間、薪酬,但公司卻無法成為你個人簡歷上的背書,當你清醒看見真相時,會特別的痛苦。
現(xiàn)在我會和所有學弟學妹說,如果可以,大學期間多去幾家公司實習,不同行業(yè)不同崗位,去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喜歡或者擅長的。而不是像我現(xiàn)在這樣,為了找到自己喜歡的,畢業(yè)后裸辭3次,跨行轉崗3次,漂泊3座城市。
大家也真的不用擔心說一個公司會不要離開過公司的人,職場中“幾進宮”的老員工太多了,前提是只要自己成長足夠快、夠優(yōu)秀,價值在,身價就在。

03
校友資源,不在刻意鋪墊
2016年,我加了很多社團學生會、校級融媒體中心、校級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協(xié)會(簡稱就創(chuàng))、校級漢服社,還有學院的學術與實踐部,學院的外聯(lián)部。
但其實,我對社團學生會的興趣并不濃郁。
我在高中時候帶過一屆文學社,當時做過一場被校長主動點名贊譽的活動,也做到成為新一屆高一重點班班主任們唯一同意學生加入的社團。所以相比去做一些好玩有趣的東西,那時候我會更在意,我所參與的事能否鏈接到我感興趣的人或事。
就像加入就創(chuàng),是我對創(chuàng)業(yè)感興趣。
大一第一學期,我做了大學里的第一筆生意:賣平安果。契機是在平安夜前,剛好一周時間,父親在其他院校的朋友分享他的學生借“圣誕節(jié)”做的生意,于是慫恿我也嘗試看看,甚至直接把蘋果貨源推給了我。我開始很猶豫,畢竟從未自己做過正經生意,特別害怕賣不出去。
于是和就創(chuàng)的部長提了一嘴,很巧當時協(xié)會也想采購一批平安果,聽說我在糾結是否做這件事情,直接將300個蘋果的訂單給了我。后來融媒體中心的學姐也給了我100個蘋果的訂單,其他部門的學長學姐,也有幫忙轉發(fā)宣傳。那一次,我賺了600多塊錢。
也因為在就創(chuàng),我遇到了很多真正畢業(yè)后在創(chuàng)業(yè)的伙伴,并以此可以很快去熟悉,過往創(chuàng)業(yè)在杭州的校友圈,或者在下沙的創(chuàng)業(yè)圈。
而像學院的學術實踐部,我看重的是她背后承辦的活動。在17年成為部長我?guī)Ц墒碌臅r候,和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讓每一類活動成為能力培養(yǎng)最好的磨刀石。
學術實踐部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部門,它既可以承辦學院內自己的活動,例如暑期社會實踐,由此你會添加到這一屆學院里許多同學的微信;它還可以承辦學校外來的活動,例如中國傳媒夢工坊、半夏北京電影節(jié)等。
而每一場活動,都可以是很好的資源觸達、能力鍛煉的機會。
2019年,大三下學期。這是我第三次,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完全獨立統(tǒng)籌中國傳媒夢工坊的活動。它和往年一樣,將浙江省內,除了寧波諾丁漢大學以外其他院校的學生選拔放在了浙傳。
選拔時間是在4月中旬,但在3月我已經開始召集部門干事與以往夢工坊的在校學員進行籌備。為了擴大在省內高校的宣傳,我聯(lián)系了浙大、浙江工商、浙江財經、浙江理工等十幾家大學的學校官方與校園網紅媒體,并在那一年,我附上了夢工坊往屆在杭州錄取的學員名單與她們現(xiàn)在的對應工作,如華為、阿里、華納音樂、中新社,還有估值過億的獨角獸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等。
相比其他高校的通稿宣傳,在浙傳主戰(zhàn)場內,我推出了往屆浙傳錄取學員的系列專訪,并且在面試前夜,邀請了在杭的已工作的夢工坊往屆學員,參與了線下宣講會。同時為了提高面試學員的質量與杭州錄取率,我找了當時浙傳非藝術類最重量級的班級飄萍班的班主任焦老師,交流許久,取得他在班內宣傳的幫助。
其實到這,夢工坊在浙江省內的選拔工作差不多結束了,但在收尾時,我趁夢工坊創(chuàng)始人靳老師在時,組織了一次夢工坊往屆學員的聚會,并且制定了一個4周年的蛋糕,寓意夢工坊選拔在杭州的第四次。
后來,這一場活動,成為當年夢工坊工作大群里推廣的案例。
這一年,浙傳被夢工坊錄取了9個學生,是歷屆最多的一次。也是這一年,我成為了第11屆夢工坊組委會副主席與錄取學員輔導員。
一場活動下來,我的微信又新增了一兩百人。
21年我在北漂時候,有學姐問:“你在學校的時候很出名嗎?我真的有很多學妹都認識你?!被蛟S答案只是,機緣巧合我加了很多人的微信,然后我愛發(fā)朋友圈。
我從不介意讓別人知道我在做什么,因為只有這樣,才是別人主動鏈接你最好的方式。
所以,我也很欣賞主動出擊的人。
大二在我自己部門承辦一場創(chuàng)賽活動時,主持人并不是我面試時最看好的綜合條件最優(yōu)秀的一位小姑娘。當時我的輔導員還問我說,為什么我會選擇她。
我其實知道她不是形象氣質最好的,也不是口條最順的那一個,但是她是唯一一個主動和我說,想去做這件事的人。
后來這個女孩,考上中傳,去了各大廠實習,漸漸離自己想做的職業(yè)越來越近,我從未有過任何的驚訝。

04
每個人的專業(yè)本身,就該是自帶的競爭力
大學避不開,也無需避開就是自己的專業(yè)本身。它應當是你該學會的技能,也是你該具備的專業(yè)競爭力。
傳播學其實是一個很融合的專業(yè),我們依舊會需要學很多新聞相關的東西。而真正讓我理解明白自己在學的專業(yè),就是在課題調研上。
第一次是在暑期社會實踐的時候,為了修學分,也趕上全國特色小鎮(zhèn)火熱的勢頭,我就組織團隊回家鄉(xiāng)做調研。當時恰逢學院院長也是后來的學院書記那學期給我們上課,我就厚著臉皮想找她做指導老師。但她因為自己也有調研在身,就給我寫了一封給政府的媒體采訪邀請單,并且說如果我有需要的話,她可以線上指導。
我記得那次真的初生牛犢不怕虎,也不懂那么多社會規(guī)矩,一個人拿著院長給的采訪邀請單,跑到市政府就想找市書記對接這件事,也真的很感謝,后來政府真的給了很多的支持和幫助。
我印象很深,那是我第一次外出做調研,本身課題方向就不清晰,現(xiàn)場團隊共四個人,雖然有2位大二的學長學姐,但也都是新手,而掛名的指導老師充分發(fā)揮了甩手掌柜的特征,除了最后一天出現(xiàn),幾乎沒有任何指導。所有問題只能自己硬著頭皮抗。
記得最開始采訪被詢問有沒有采訪大綱可提供,完全是趕著采訪前的2小時現(xiàn)場新寫的。還有次在取景時發(fā)現(xiàn)有過路游客,我想做一些街采素材,卻對著鏡頭根本不知道開口問什么……
以至于第一次結束回學校,我發(fā)現(xiàn)原計劃想做的紀錄片,根本拿不出手??墒侨绻D為調研論文,我卻得不出調研結果。
“小鎮(zhèn)面臨的問題,如果你沒有答案,你可以問政府,他們一定是有解決思路的?!?/p>
后來,重新和院長溝通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在最后一期政府采訪的時候,他們給過我答案。建德地處杭州西南,之前受制于交通,再加上宣傳不足,所以旅游一直未發(fā)展起來。特色小鎮(zhèn)打造后,有一個很重要的解決方向,就是增強對外宣傳,而宣傳本身,就是身為傳媒院校的我們的專業(yè)之長。
我記得后來我在調研結論中有提到,可以拍一組前世今生的微電影,以此見證一個千年古鎮(zhèn)和現(xiàn)代科技下的航空小鎮(zhèn)相結合的蛻變。當時鎮(zhèn)政府還問過我,我們能拍這樣的片子嗎?
除了那次以外,我又跟著學院的導師做了一期其他的調研課題,采訪了很多印象深刻的前輩。每一次的外出、采訪,近距離去看見真實的現(xiàn)象與問題,才會明白新聞人的意義。

05
畢業(yè)后,我做到了勇敢、自信與從容
20年我畢業(yè)了,卻并非是條坦途。
剛畢業(yè)時,我還在教培的坑里,拿著周圍人都不可相信的稅前4800的薪資,直到年底,終于心冷。在教培行業(yè),我目睹許多離開的前同事們,兜兜轉轉還是跳不出這個行業(yè),可是我并不想認輸。
也感謝大學四年的我所有的經歷。21年年初我毅然決然去北漂,推薦我進入北京第一家公司的朋友,是我在夢工坊結交的伙伴。此后,我又建立了自己在北京的校友群,通過他們,我開始重新熟悉傳媒行業(yè)。
2022年,我已經裸辭、跨行轉崗、漲薪3次,找到了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并且依托四年積攢下的3000多的微信好友,除北京以外,我還建立了屬于自己的上海、杭州校友群,開始真正在業(yè)務上、資源嫁接中游刃有余。
我真的很感謝自己16年的那場賭注,感謝在賭局中的我,為自己謀劃四年,層層加碼。
我也曾傷感過自己太忙碌,從沒有時間去旅游。但我從未后悔,大學時期,偶爾的小長假我都會回家,因為我明白畢業(yè)后的自己,要出去探索世界,在我回來前,我要把我能陪伴家人的時間,都給他們。
現(xiàn)在是我在2020年6月畢業(yè)后,開始的第三年,我確實做到了勇敢、自信與從容,也擁有去主宰自己人生的能力與自由。
原標題:《大學四年完美規(guī)劃,一名“雙非”學子的逆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