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那些讓你痛苦的,都是來助你修行的

2023-09-20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兩周前,一位朋友給我打電話抱怨,說是自己和兒子相繼新冠陽了。

因為是第一次陽,所以特別難受,又是渾身酸痛,又是發(fā)燒頭痛的,足足跟我訴苦了半個多小時。

掛完電話后,她還是感覺心里各種痛苦、煩悶,隨即又找了另一個朋友開始電話訴苦。

事后,這位朋友告訴我,為了一表內(nèi)心的苦悶,那一天她總共給五個朋友打去了電話。

可是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情緒并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更是鬧心,各種胡思亂想,這一天過得痛苦極了。

人生無常,如何去面對生命中的酸甜苦辣,其中蘊藏著處世的大智慧。

面臨痛苦的時刻,真正能夠幫助你擺脫痛苦的只有你自己。

《次第花開》書中有言:把快樂寄托在向外馳求上,就像喝鹽水解渴一樣,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

曾經(jīng)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高贊的帖子:不要將內(nèi)心的平靜交給別人。

可我們時常希望在自己快意時,能得到別人的夸贊,失落時,能得到別人的安慰。

我們向外交出了主動權(quán),卻忘了能讓自己得到安寧的,只能是自己平和的心境。

在小紅書上看到過一則有禪意的故事:一位女士向法師不停地述說自己的苦難,沒完沒了。

法師打斷她說:你的苦還真是多呀!

女士回答道:是的,別人訴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的訴苦需要三年!

法師問:那你拉出來的糞便臭不臭?

女士道:當然很臭啦!

法師言:那你為什么不把它包起來放在身上?見到人就拿出來告訴別人,說你被這東西臭過?

女士答:那多惡心!

法師言:對呀!苦難也是一樣的,不停的回憶和訴苦就如同把糞便不斷地拿出來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別人!

女士恍然大悟,不停地向外訴苦就好比把剛結(jié)痂的傷口一次次撕開,然后看看自己受到的傷,這樣既再次傷害了自己,又折磨了別人。

作家張德芬也曾有言: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

凡事向外求,往往是越求越痛苦,因為人生無常,大部分時候總是求而不得的。

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外事、外物上,戒掉依賴,減少期待。

工作中一旦遇到了難題,你是否也總那么急躁焦慮,像個無頭蒼蠅似的亂轉(zhuǎn)彷徨。

夫妻溝通中一旦出現(xiàn)了矛盾,你是否也怒火中燒,恨不得對方馬上過來跟你道歉。

朋友交往中一旦出現(xiàn)了背叛,你是否恨到咬牙切齒,發(fā)誓這輩子都不會原諒對方。

老子說過: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誰能讓渾濁的水變得清澈?唯有靜下來,才能讓它清明、干凈。

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一杯水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人的一顆心呢。

同樣如此,當我們能夠安靜下來,讓心定下來,那些攪亂我們生活和心緒的雜質(zhì)自然也就會沉淀下來。

古人有云:“每臨大事須有靜氣?!?/p>

曾國藩作為湘軍最高統(tǒng)帥,經(jīng)歷了多次大戰(zhàn),其中雨花臺大戰(zhàn)戰(zhàn)事艱難,讓曾國藩感到萬分焦灼。

他的弟弟曾國荃在前方攻城受挫,焦躁不堪。

曾國藩作為主帥,他深知“靜能生定,定能智慧生”,必須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

雨花臺大戰(zhàn)的艱難戰(zhàn)事使曾國藩不免萬般焦慮,六神無主。

他來到小望樓獨自靜坐,讓自己靜下心來。

平靜不僅緩解了他的焦慮,還給他帶來了破敵的智慧。

曾國藩從人數(shù)上推算李秀成的大軍每天需消耗60噸米,然而,長江被湘軍水師牢牢控制。

如無船隊運輸糧食,太平軍根本不能維持長久。

筑壘抵抗,切斷糧食供應就是曾國藩找到的破敵智慧。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但有句話說的好:“靜”不僅能緩解焦慮,還可以在身陷困境中找到智慧和策略。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具備自己內(nèi)在的智慧和能力,王陽明也說過“吾性自足”。

通過靜和定才能聽見內(nèi)心的聲音,與本心連接,喚醒內(nèi)在的智慧。

人本自具足,不假外求,靜下心來,向內(nèi)求,越求越樂。

《易經(jīng)》中早有古人的智慧:當下的困境和苦難,就是你最好的修行道場。

人的一生歷經(jīng)種種,有歡愉、有磨難,其實就是一場修行。

而真正修行的道場,不是道觀寺廟、不是深山野林,就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痛點。

如果你婚姻關(guān)系有問題,那婚姻就是你的道場;

如果你親子關(guān)系有問題,那親子就是你的道場;

如果你同事關(guān)系有問題,那同事就是你的道場;

如果你財務狀況有問題,那財務就是你的道場。

道場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個卡點,而修行就要在那里進行。

1506年,35歲的王陽明任兵部主事,因為得罪“八虎”之一的大太監(jiān)劉瑾,結(jié)果被打了四十板子,并貶到貴州龍場當驛丞。

初到龍場,王陽明甚至無處棲身,在山中找到了一個僅容一人站立的小山洞居住。

山洞狹小,陰寒潮濕,但王陽明不以為意,在洞中擺了石棺,每晚就睡在石棺中。

王陽明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在山洞中潛心思考,追索道理,偏僻的龍場反而為他提供了安靜的場所,參悟儒學經(jīng)典。

王陽明最終體悟了“吾性自足”,始論“知行合一”,史稱“龍場悟道”。

古語有言:不破不立。修行就是不斷地“破”,而破的入口就是眼下的痛點。

修行與生活是一體的,修行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小窗幽記》也告訴我們: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智慧的人,把困難當成心性磨煉與提升自我的最好時機,這些困難與挫折,恰是通向成功人生的基石。

正視當下的每一份痛點、卡點、煩惱,不逃避、不退縮,越是艱難的時刻,越是修煉的最好道場。

稻盛和夫曾經(jīng)說過:人生是一場磨煉靈魂的修行,苦難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生命中的酸甜苦辣總是讓人難以預料,既然我們改變不了世界,那就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

向外求,世事無常,求而不得,越求越苦;

向內(nèi)求,本自具足,越求越樂。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作者 | 風之戀

主編 | 阿醫(yī)

排版 | 余景

圖片 | 圖蟲創(chuàng)意

原標題:《那些讓你痛苦的,都是來助你修行的》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