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近期高發(fā)!事關我們平時常吃的美食!嚴重或可致死!無特效解毒藥物!
說起我們平時常吃的美食
必須有
腸粉、河粉、米粉……
從早餐到宵夜
“嗦粉”的誘惑
令人難以抵擋
但是愛“嗦粉”的朋友要注意了
目前天氣高溫潮濕
在目前的天氣下
食用腸粉、河粉、涼皮
泡發(fā)的銀耳、木耳等食品
中毒的風險極大
病死率高達40%-100%

一、超過保質期請勿食用
濕米粉保質期
一般為24小時
濕米粉包括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涼皮等。
廣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曾經發(fā)布提醒:濕米粉保質期一般為24小時,超過保質期請勿食用。
濕米粉應低溫儲存
且要在其保質期內食用完
而過期的濕米粉
可能已被椰毒假單胞菌污染
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
食用后引發(fā)中毒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一種小分子脂肪酸,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損害,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
2020年廣東省揭陽市,有11位顧客中毒的“河粉中毒事件”,同年黑龍江省雞西市9人死亡的“酸湯子中毒事件”,“罪魁禍首”都是米酵菌酸!
日常在選購濕米粉等食品時,要選擇正規(guī)渠道,認真閱讀產品標簽,留意產品感官性狀和保質期。在選購河粉、腸粉(卷粉)涼皮等濕米粉時,散裝銷售的要查看銷售的產品,是否符合包裝標示要求,明晰所購產品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關鍵要素。
二、泡發(fā)木耳、銀耳等也要小心
不只是米粉,以下三類食品,如果被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污染,都容易發(fā)生米酵菌酸中毒。
一是谷類發(fā)酵制品如發(fā)酵玉米面、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淀粉、發(fā)酵糯小米、吊漿粑、糍粑、醋涼粉等;
二是變質銀耳、木耳;
三是薯類制品如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三、出現可疑癥狀應立即就診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發(fā)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為1至2天。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重者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躁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一般無發(fā)熱,如果發(fā)生疑似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盡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并及時送醫(yī)院救治對癥治療。
上海就醫(yī)掛號指南
第一步:“隨申辦市民云”APP,搜索進入【預約掛號】服務,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服務。

第二步:搜索想去的醫(yī)院,也可按條件進行篩選(按距離、醫(yī)院等級篩選),隨后點擊進入科室頁面選擇目標科室。

第三步:可選擇專家門診、普通門診、專病門診,這里我們以選擇普通門診為例,選擇合適的時間段點擊“預約”。

第四步:如您此前未添加就診人信息,請點擊“填寫就診人”進入就診人頁面,點擊新增就診人,按提示填寫信息。

第五步:填寫完就診人信息,請點擊“提交”(可選擇證件號或就診卡進行預約),輸入收到的手機驗證碼即可。


?文章內容和配圖來源于|央視新聞。轉載和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原標題:《近期高發(fā)!事關我們平時常吃的美食!嚴重或可致死!無特效解毒藥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