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個問題,“讀懂”你的咳嗽
原創(chuàng) 祝您健康雜志 祝您健康雜志
咳嗽如同身體的語言,不同的咳嗽都可能是身體發(fā)出的“警報”。
引發(fā)咳嗽的外部因素多為生活中的一些刺激物,如空氣中的灰塵、煙霧、花粉等。內(nèi)部因素則更為復雜,可能涉及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多個系統(tǒng)的健康狀況異常。
因此,盡管咳嗽很常見,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要是咳嗽個不停,可不能光知道吃止咳藥,也需要從5個問題入手,就能“讀懂”咳嗽,做好針對性治療。
Q
咳多久了?
A
咳嗽的時間長短能說明很多問題,比如持續(xù)時間少于3周的急性咳嗽,往往與急性感染、突發(fā)性刺激因素有關(guān),比如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急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支氣管哮喘等。這種咳嗽一般在感染痊愈后會逐漸緩解。
如果咳嗽持續(xù)時間超過8周,就屬于慢性咳嗽,提示身體可能存在更為復雜或頑固的疾病,如哮喘、胃食管反流病、鼻后滴漏及藥物引起的咳嗽。這種咳嗽應引起足夠重視,須及時前往醫(yī)院接受更為全面的檢查,確定病因,盡早治療。

Q
咳嗽有沒有痰?
A
如果咳嗽無痰或痰量極少,屬于干性咳嗽,常見于病毒感染的早期、過敏性疾病及某些藥物副作用,亦可見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炎初期、氣管受壓、支氣管異物、支氣管腫瘤、胸膜疾病、原發(fā)性肺動脈高壓以及二尖瓣狹窄等。
如果咳嗽有痰,屬于濕性咳嗽,可見于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肺膿腫、纖維空洞性肺結(jié)核等。
許多常見病引發(fā)的咳嗽早期多為輕度干咳,后或轉(zhuǎn)為濕性咳嗽。
不同的痰液也能說明很多問題,如大量的膿性痰通常提示支氣管擴張或嚴重的肺部感染;白色泡沫狀痰多見于肺水腫或心源性咳嗽;黃色或綠色黏稠痰提示細菌感染;帶血絲的痰則可能是結(jié)核病、支氣管擴張或肺癌的表現(xiàn)。

Q
平時都怎么咳?
A
如果是間歇性咳嗽,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如感冒、鼻咽炎等,通常癥狀比較輕。
如果是持續(xù)性咳嗽,多是肺部疾病的前兆,此類型咳嗽一旦開始便要較長時間才能痊愈,且止咳藥的效果不佳。
如果是痙攣性咳嗽,即表現(xiàn)為劇烈性陣咳,咳嗽一聲連著一聲,一陣咳嗽會有十幾聲到幾十聲,持續(xù)相當長時間。咳時面部、頸部憋得通紅,呼吸受到影響??人詴和:蟪m毶钗鼩?,常伴隨干嘔,咳嗽一陣稍安靜后又開始咳嗽,常見于百日咳、副百日咳及某些腺病毒感染。
如果是發(fā)作性咳嗽,即間斷發(fā)生,不存在持續(xù)狀態(tài)的咳嗽,大多數(shù)是過敏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也可見于百日咳。
如果是僅限于白天的咳嗽,晚上不咳,多是支氣管、肺部咽喉的炎癥導致。
如果是僅限于夜間的咳嗽,尤其是上半夜頻繁發(fā)作,白天就還好,常提示哮喘或心源性咳嗽,以及胃食管反流病。

Q
咳嗽聲是什么樣的?
A
咳嗽聲多是肺臟病變的“提示音”,根據(jù)不同的咳嗽聲,可幫助醫(yī)生快速識別可能的疾病。
咳嗽聲音嘶?。憾酁槁晭У难装Y或腫瘤壓迫喉返神經(jīng)所致。
犬吠樣咳嗽:多見于百日咳、會厭、喉部疾病或氣管受壓,常見于小兒急性喉炎,這種咳嗽需要急診處理,嚴重者可致窒息。
金屬音咳嗽:常因縱隔腫瘤、主動脈瘤或支氣管癌直接壓迫氣管所致。
咳嗽聲音低微或無力:常見于嚴重肺氣腫、聲帶麻痹及極度衰弱者。

Q
除了咳嗽,還有什么癥狀?
A
咳嗽常常還伴有其他癥狀,如發(fā)熱、胸痛、呼吸困難、喘息等,這些伴隨癥狀能為醫(yī)生診斷疾病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
如果咳嗽伴隨著發(fā)熱,通常是提示感染性疾病,常見于急性呼吸道感染 ( 包括上、下呼吸道感染 )、肺結(jié)核、胸膜炎等,必要時,應及時完善血液檢查、X 線等影像學檢查。
如果咳嗽伴胸痛,大部分原因是咳嗽時牽拉胸膜造成肺部疼痛,需要拍胸部 X 線片等檢查確診,常見于胸膜炎、支氣管肺癌、肺栓塞、自發(fā)性氣胸等。
如果咳嗽伴咯血,可見于支氣管擴張、肺結(jié)核、肺膿腫、支氣管肺癌、二尖瓣狹窄、支氣管結(jié)石、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肺出血腎炎綜合征等。
如果咳嗽伴呼吸困難,可能是喉水腫、喉腫瘤、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慢阻肺急性加重、重癥肺炎、大量胸腔積液、氣胸、肺水腫、氣管或支氣管異物等情況,需要緊急救治。
如果咳嗽伴哮鳴音(喘息),表現(xiàn)為咳中帶喘,多見于支氣管哮喘、心源性哮喘、慢阻肺、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氣管與支氣管異物等疾病,局限性哮鳴音可見于支氣管肺癌。
如果咳嗽伴杵狀指(趾),常見于支氣管擴張、慢性肺膿腫、支氣管肺癌、膿胸等慢性疾病。
由于咳嗽的原因多種多樣,治療也要根據(jù)不同的病因?qū)ΠY用藥。
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之外原因?qū)е碌目人?,更需要及時查明病因。
你學會了嗎?

本文部分引用自《從咳嗽聲中聆聽健康的聲音》。原文刊登于《祝您健康》雜志2024年10月,原作者為劉言。
內(nèi)容策劃 / 排版:朱菁菁、顧欣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