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泰國海域驚現無頭“美人魚”,疑遭獵殺
11月17日,泰國普吉島海域發(fā)現一具“美人魚”原型儒艮的腐尸,打撈現場曝光。

視頻截圖
報道稱,這具成年雄性儒艮于14日在一處碼頭附近被發(fā)現。當地海岸資源研究中心稱這具失去頭部的成年雄性儒艮尸體估計已死亡4至5天,其頸部的明顯刀傷表明它生前曾遭獵殺。
當地村民認為,儒艮遭非法獵殺是因為獵人迷信其尖牙和眼淚可辟邪,用來制作護身符。對此泰國海洋和海岸資源部稱,儒艮的尖牙和眼淚能帶來好運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圖源:pixabay
據了解,儒艮性情溫和,外觀與海牛類似,但有一條類似鯨魚的尾巴。因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被認為可能是古代美人魚和海妖傳說的靈感來源。由于習慣吃海草,它們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海牛”。
它在全球范圍內屬“易危”物種,但生活在東非附近海域和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附近海域的儒艮分別被升級為“極?!焙汀盀l危”。最新研究發(fā)現,東非附近海域成年儒艮數量已降至不足250頭,而新喀里多尼亞附近海域成年儒艮不足900頭。它們受到的主要威脅包括:被漁船誤傷、偷獵、其食物海草被油氣勘探開采活動破壞等。
1988年,儒艮被我國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然而自 2008 年以來,已沒有儒艮在中國出現的記錄??茖W家調查研究后認為,儒艮在中國已經功能上滅絕。
所謂功能性滅絕,是指在自然條件下,儒艮的種群數量已經減少到無法維持繁衍了。
通俗地講,盡管現在還有儒艮個體,但是他們已經無法繁殖擴大族群了,如果沒有其他介入,那么儒艮最終走向滅絕是大概率事件。
儒艮在我國海域的功能性滅絕,是首個中國海域大型脊椎動物的功能性滅絕。
相關數據表明,截至2022年,在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評估的約4.1萬種動植物物種中,超過1.6萬種已被宣布瀕臨滅絕。專家說,動物正以歷史速度滅絕,這主要是由于人類的干預。人口的增加導致了對食物需求的增加,發(fā)展和森林砍伐的增加,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過度捕撈和過度狩獵,等等。目前的估計表明,物種滅絕的速度是人類出現之前的1000倍。
來源:生態(tài)中國網綜合羊城晚報、新京報、央視新聞;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