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藤井樹,下雪了
這個冬天,來得異常冷了些。
就在瓊瑤離世后,又一位在我們的青春記憶中,“純愛”這個詞的代言人,離開了我們。
中山美穗。
12月6日,中山美穗在自己家的“浴缸里去世了”,享年54歲。

中山美穗是誰?
曾經的日劇女王。
以及人氣歌星。
1997年的《東京日和》里,她是陽子——
一個情緒化、常常走失、患有內分泌失調癥的女子,溫婉、朦朧、哀愁。

2016年的《賢者之愛》里,她是高中真由子——
年下、姐弟、調教、閨蜜的兒子……美穗帶有暗黑的成熟感,像一朵飽滿的罌粟花,讓人欲罷不能。

哦,當然。
我們怎么能忘了1995年的那部《情書》?
她是渡邊博子。
更是我們心心念念,哪怕近30年后,依舊無法忘懷的藤井樹。
她定格了多少人的青春。

事實上,與我們國內觀眾的認知不同,在《情書》之前,中山美穗就已經是日本的當紅偶像了。
她的出身并不好。
父母離異,在親戚家寄人籬下,還差點兒因拐帶案而喪命。
小時候活得像個寄居蟹。
可就是這個寄居蟹啊,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也展現出了自己強大的生命力。
15歲那年,她被星探發(fā)掘,進入了演藝圈。
短短一年,影、視、歌全面開花。
電視劇《愛情腦震蕩》,飾演的高中少女,可愛不失元氣。

電影《比波普高?!罚质且幻犊蓯鄹咧猩倥?,15歲的中山美穗,青春無敵。

同年6月發(fā)行單曲《C》,獲得當年日本唱片大賞最佳新人獎。

用現在的話來形容,當時的中山美穗,是當之無愧的“頂流”。
就此停步了嗎?
沒有。
她依然想更進一步,尋找演技上的突破。
一個例子。
1987年,中山美穗主演了一部叫做《偶像媽咪》的電視劇。
沒錯,17歲的偶像演了個“媽”。
還是戀愛腦的“后媽”。
若是放到現在內娛小花的身上,怕是剛傳出風聲就會被粉絲大大抗議。
可正是這一個角色,讓中山美穗跳出舒適圈,不再圍繞著高中少女型角色打轉。
結果也如她所料。
當時這部劇,在與日本明星級棒球球隊巨人隊“對打”的情況下,獲得了平均22.2%的收視率。

在這樣的努力下,在群星云集的80、90年代,中山美穗也風頭無兩、難以替代。
非但發(fā)表的單曲雙雙破百萬、連續(xù)7年登上紅白歌會、多次當選為“最美麗的偶像”。
她還成了當之無愧的“日劇女王”。
甚至與工藤靜香、淺香唯及南野陽子并稱為“80年代后半女性偶像四天王”。



△ 從上到下,工藤靜香、淺香唯、南野陽子
甚至前幾年。
當她出道35年時,還停不下忙碌的步伐,她發(fā)行新專輯,舉辦了演唱會,還主演了日劇《看到他們就會明白》,參演了巖井俊二的《最后一封信》……
有人問為什么。
她的回答是:“希望大家也看到我積極努力的樣子。”
努力,而且堅韌。
而這,也是此次中山美穗離世后,日本有大量粉絲,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演唱會視頻,來悼念她的原因。

△ 中山美穗38周年演唱會
當然。
包括Sir在內的大部分中國人,認識中山美穗,還是因為《情書》。
這部1995年的電影,把中山美穗推上了神壇。
以至于許多年后,但凡我們聊愛情,聊純愛,聊那些隱秘的青春記憶,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那片大雪。
以及那個短發(fā)女孩。
想到她在雪地里忽然張開眼睛,大口呼吸。

想到她拍了拍身上的雪。
然后仰起頭來,望向天空,感受著逝去的愛人,臨終的氣息。

這是極致的思戀,無言的悲傷。
是的。
盡管對于很多人來說,《情書》是純愛電影的天花板,讓無數人的心里就此埋下了暗戀的種子。
但對于青春期的Sir來說,《情書》又不僅僅是一部愛情片那么簡單。
它在思考一個更嚴肅的問題——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死亡?
這是我們在懵懂的年紀里,能夠感同身受的死亡教育。
怎么說?
還記得電影里有這么一幕,曾經感動過無數人:
雪地里。
中山美穗飾演的渡邊博子對著天空,向逝去的男友大喊:
-你好嗎
-我很好

而另一邊。
同樣中山美穗飾演的病重的女藤井樹,也在輕聲說:“你好嗎,我很好。”
這一段為什么會讓很多人感動?
其實是釋懷——
在交叉剪輯下,渡邊博子和女藤井樹遙相呼應,像是回應著對方,更像是放下內心的石頭終于釋懷了。
而這顆內心的石頭,名叫死亡。
事實上,被奉為“純愛頂配”的《情書》,除了詮釋愛情,在電影中,死亡的陰影,無處不在。
就拿中山美穗的這兩個角色來說。
博子——
她的未婚夫,男藤井樹,在雪山里溘然長逝。
于是她一直沉溺在過去。
在兩周年祭的時候,她還抄下未婚夫過去的地址,并且寫信寄了過去。
收到回信之后,她欣喜若狂。
我覺得……這就是他寫的

而另一個角色呢?
女藤井樹——
她的父親,在雪夜錯過了搶救時間,因病去世。
于是一直在回避著過去。
甚至有一次,女藤井樹咳嗽不止,聽到母親一次次“去醫(yī)院看看”的催促,她都選擇了推脫。
因為一旦要去醫(yī)院,就不得不直面父親去世的事情。

面對至親至愛的死亡,她們都遲遲走不出來。
在她們心中——
死亡是件可怕的事實

可是。
難道面對死亡最好的辦法,是掩蓋、回避、假裝不存在嗎?
當然不是。
對于死亡,巖井俊二想表達的是,從《挪威的森林》里看到的一句話:
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于是在電影里,他一點點編織出他的答案——
先是通過一封封信。
在渡邊博子和女藤井樹的書信交流中,去世的男藤井樹通過兩個女生的記憶與懷想,得到了“復活”。

然后,是死神再次降臨。
一直逃避死亡的女藤井樹,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從老師的口中意外得知,男藤井樹已死。
喚起的,不僅是初戀去世的悲傷,還有回避的、塵封的記憶——
爸爸死了,是嗎?

之后呢?
直面死亡的事實。
秋葉茂將博子帶到山上,在山的對面,正是男藤井樹長眠的地方。
博子的第一反應,依然是低下頭,假裝無事發(fā)生。

可經歷了這一切,了解未婚夫學生時代的故事,以及身邊人的心意后,她還是選擇,慢慢把頭抬起來,望過去,對著埋葬了未婚夫的雪山吶喊。
此時此刻,渡邊博子和女藤井樹,真正與死亡達成和解。
是的。
巖井俊二想說的,其實只有一句話——
只要沒有被遺忘,死亡會成為另一種生命,扎根在人們的記憶里。
不管是男藤井樹也好。
父親也罷。
死亡,其實并不代表著這個人的完全消失。
就像少年時。
藤井樹在雪地上,看到的那只被冰封的蜻蜓。
它的確死了。
可同時。
這只蜻蜓,又代表著去世的人(父親和男藤井樹)給女藤井樹留下了不滅的、美好的回憶。
它透露出別樣的美麗,一直“活”著。

而從這個角度來看。
中山美穗本人,于我們而言,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她曾經熱烈地活過。
而最終,她也將在作品里,繼續(xù)“活下去”。
說到這里。
Sir看到了巖井俊二的一段悼念——
他說,本來和中山美穗約好,在明年《情書》的30周年到來前,趁還有雪的時候,一起去拍攝地小樽看看。

讓人遺憾的是——
小樽下了雪,而他倆的重游,卻再也實現不了了。
所以再見了中山美穗。
再見藤井樹。
再見了青春。
再見,那些炙熱的愛情故事。
只是不知道。
當我們在雪山的這頭,沖著天空喊出那句“你好嗎”的時候。
雪地的那頭,會不會傳出這樣的回聲——
“我很好?!?/p>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八寶粥再見藤井樹
原標題:《藤井樹,下雪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