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嘉業(yè)冬青:劉承幹寫給卞孝萱的六封信

羅偉峰(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博士)
2025-02-16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劉承幹是近代藏書大家,而卞孝萱是著名學人。他們一個主要生活在清末民國,一個則活躍于新中國成立后。二人年齡相差四十余歲,可算是兩個時代的人物,可是彼此的生命軌線卻曾有過數(shù)次交集,鮮有人道及。筆者近來研讀劉承幹相關史料,在其《求恕齋信稿》(上海圖書館藏稿本,索書號:862675-768)中發(fā)現(xiàn)六封致卞孝萱信札,雪泥鴻爪,彌足珍貴,可藉此一窺二人鮮為人知的交往細節(jié)。

1924年,卞孝萱生于揚州一個沒落的書香門第。出生兩個月,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卞母含辛茹苦撫育幼子。到了卞孝萱該發(fā)蒙識字時,因家貧請不起教書先生,作為文盲的卞母“每天先向鄰人學會幾個字,回家再教兒子認。數(shù)年之間,母子皆識字數(shù)千,相依為命的孤兒寡母就是這樣一起識字啟蒙的”。(卞敏編:《冬青書屋藏名人書畫選·前言》,南京:鳳凰出版社,2019年)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下,卞孝萱不僅發(fā)憤讀書,而且事母至孝。1943年為慶賀母親壽辰,卞孝萱開始向名家征集書畫作品,并命名為《娛親雅言》。

卞孝萱與劉承幹的交往即始于《娛親雅言》之征集。1944年10月9日(舊歷八月二十三日),劉承幹日記中有這樣一條記載:“函答卞孝萱(儀征卞頌臣制軍之孫,素不相識,謬然來函,求寫屏條一幀,可謂冒昧矣,并無人介紹)?!?span style="color: #7e8c8d;">(劉承幹:《求恕齋日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第14冊,第456頁)“冒昧”是卞孝萱留給劉承幹的第一印象,但劉并未因此而拒絕其請求,劉承幹的回信是這樣的:

孝萱仁兄大人惠鑒:

昨奉臺函,并附佳紙征書,藻飾逾恒,菲材滋愧。及循誦手書所述先德,方知尊府為儀征右族。弟于疇昔曾拜讀令祖尚書公奏稿,且與令叔薇閣觀察在葉柏皋提學處數(shù)次相晤。閣下以清華之門望,繼詩禮之家聲,而少孤奉母。近復杜門不出,藉書畫以博親歡。蘭陔潔養(yǎng),四壁琳瑯。天倫之樂,南面王誠不與易,敬佩敬佩。至論當世耆宿,諸老輩均為書法大家,豈不才所能企及?猥蒙雅命,謹將原紙率涂貢拙,不辭謭陋,即求教正。承詢名宿住址,茲就弟所知者另單開呈,并希臺詧。專復,祗請侍安,謹璧尊謙。

愚弟期劉承幹頓首。

由此信可知,卞孝萱冒昧致函劉承幹主要是為其母求字,“以博親歡”。卞在信中對劉有所獎飾,并向劉介紹了儀征卞氏的情況,所以劉承幹在回信中才說:“弟于疇昔曾拜讀令祖尚書公奏稿,且與令叔薇閣觀察在葉柏皋提學處數(shù)次相晤?!?/p>

“尚書公”指的是卞寶第(字頌臣),官至湖廣總督、閩浙總督,在清朝“總督則稱尚書,因為總督兼兵部尚書”,(卞孝萱口述,趙益整理:《冬青老人口述》,南京:鳳凰出版社,2019年,第98頁)所以劉承幹稱其“尚書公”?!稗遍w觀察”指的是卞綍昌(號薇閣),他是卞寶第之子,官至湖北道員,“觀察”為道員之別稱。對此,在劉氏日記中可以找到相關佐證,如:1913年5月25日(舊歷四月二十日)他向書商劉少卿購得“《卞制軍奏議》(儀征卞寶第著)”;(劉承幹:《求恕齋日記》,第3冊,第112頁)1918年12月15日(舊歷十一月十三日)赴葉爾愷(字柏皋)之宴,席間晤“卞薇閣(名綍昌,儀征人,為前閩浙總督卞頌臣制軍寶第之子,湖北候補道)”。(劉承幹:《求恕齋日記》,第5冊,第444頁)可見劉氏所言并非單純表示親近的虛語。不過需說明的是,卞寶第、卞綍昌只是卞孝萱的族祖與族叔。劉承幹客氣地給卞孝萱回了信,并寄去手錄夢窗詞一首,我們今天還能幸運地見到這幅書法。同時他還應卞所請,將自己知道的耆宿地址開單寄給了卞。

劉承幹為卞孝萱所書屏條,見《冬青書屋藏名人書畫選》

1945年11月23日(舊歷十月十九日)劉承幹又有一信致卞孝萱,當時卞的住址是“揚州舊城五巷廿四號”,信云:

孝萱仁兄大人閣下:

接廿四號惠書并宣紙,藉悉一是。閣下殷殷委讬,征求龐、金、葉、吳諸君子法繪以為娛親之品,藉以盛揚令慈青年苦節(jié)之操。足征孝思不匱,可欽可風。惟來翰所稱之龐虛翁擱筆多年,近為扶助善舉,特允作畫,所定潤例每尺二百萬元,聞須先潤后畫。其余金溎生,常州人,逝世多年。金兆蕃,字篯孫,嘉興人,不能畫。葉、吳兩君亦非素識。況且滬上畫家向來重視潤資,今則潤格奇昂,每尺自數(shù)十萬至數(shù)百萬不等。想閣下素未聞知,用特奉達。并非推諉,尚希鑒及是荷。謹將宣紙寄還,請收,即頌侍祺。

時隔一年余,卞孝萱再次致函劉承幹求助。對此,劉承幹日記中未見相關記載,不知這次他對卞孝萱的請托是否仍感冒昧?卞孝萱希望劉能幫他向龐元濟(號虛齋)、金武祥(號溎生)、金兆蕃等人征求畫作(葉、吳二人不知何指),劉推辭了,其理由確實也合情理。今天我們雖然能在卞孝萱所藏書畫中看到龐元濟與金兆蕃二人的作品,(卞敏編:《冬青書屋藏名人書畫選》,第4、33頁)但落款年份已分別是“丙戌”(1946年)與“戊子”(1948年),似非劉承幹從中牽線所得。劉承幹信中特地提到了當時滬上畫家的潤格,卞孝萱后來于書畫家潤格的收藏頗為留意,晚年對此還有專門回憶(見《冬青老人口述》),這其中想必也有著劉承幹的影響吧。

二人圍繞著《娛親雅言》的通信告一段落,并未有過深的交往。1949年卞孝萱輾轉(zhuǎn)來到北京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辦公地點在西交民巷。卞曾自述:“新中國成立前后,我對辛亥革命史有興趣,從收集辛亥人物碑、傳入手。”(卞孝萱、唐文權(quán)編著:《辛亥人物碑傳集·后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第689頁)當時他在業(yè)余廣搜清末民初人物碑傳,由此又與劉承幹發(fā)生了聯(lián)系。1951年5月28日(舊歷四月廿三日)劉承幹日記云:“函卞孝萱(揚州人,在北京人民銀行辦事。渠亦輯《碑傳集》,前讬瞿兌之轉(zhuǎn)請此間鈔所集碑傳目寄去,來書道謝)。”(劉承幹:《求恕齋日記》,第17冊,第43頁)卞孝萱了解到劉承幹亦曾輯錄碑傳,托瞿宣穎(字兌之)向劉索抄目錄。劉承幹大方地滿足了其需求,卞專函道謝,故劉又有回信,信云:

孝萱仁兄大人惠鑒:

前由兌之丈轉(zhuǎn)述尊恉,屬鈔敝處所存碑傳目錄。遵錄一份,讬兌丈寄上。茲奉手翰,過蒙獎飾,祗益慙悚。弟嘗讀元遺山詩云:“私錄關赴告,求野或有取?!笔且云綍r遇行狀、碑志之類,輒錄存之。顧疏慵多病,未克廣為網(wǎng)羅。而聞同時致力此事者,亦有數(shù)家。番禺汪憬吾大令(兆鏞)所錄亦多,曾見其目,與弟重復者什三四。其嗣人欲與拙編合并沙汰,謀付剞劂,時事多故,汗青無日。今喜執(zhí)事亦有同志,且注意邊區(qū)諸省,洵足彌拙編之缺憾。英年銳志,定觀厥成,弟當退避三舍也。田魯漁丈居維揚,時常通書問。自遷京口,未悉寓址,遂疏魚雁,祈通函時代致拳拳并示其近址為叩。專此奉復,不盡欲言,祗頌著祺。

弟期劉承幹頓首。

碑傳的輯錄,自宋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集》發(fā)端,至有清、民國日益發(fā)達,先后成書印行者有錢儀吉、繆荃孫、閔爾昌三家。卞孝萱與閔爾昌是揚州同鄉(xiāng),又曾有過交往,所以卞之搜輯碑傳很可能是深受閔爾昌影響。民國時期,又有數(shù)家有志于斯,除劉承幹之外,汪兆鏞(號憬吾)也在錢、繆、閔三家的基礎上有所續(xù)輯。汪氏后人還曾想將汪稿與劉承幹稿匯總印行,可惜“時事多故”,未能如愿,劉承幹在信中為卞孝萱介紹了相關情況??赡鼙逍⑤娴膩硇胖刑峒皠⒊袔掷嫌烟镓弓[(字魯漁),所以劉請卞代為致候并示知田之住址。信寫完后,劉承幹感到言有未盡,立即又作一函,云:

謹再啟者:

當抗戰(zhàn)時,弟曾印發(fā)《征求遺民事略》啟示。乃以兵戈間阻,應者寥寥,其滿蒙人物尤為缺乏。今執(zhí)事在北京,地域較近,幸為留意采訪。弟所輯《碑傳集》及《清代遺民事略》最多者為江浙兩省,而于邊省及滿蒙資料最少,似失其均衡,常以為憾也。又昨晤葉浦翁,知與執(zhí)事常通緘札,得悉尊址。專此,再頌文祺。

弟期劉承幹頓首。

據(jù)此我們可知劉承幹除《碑傳集》外,還輯有《清代遺民事略》一稿,他對清末民國人物之留心于此可見一斑。毫無疑問,劉承幹對自己的未竟之業(yè)感到相當遺憾,而卞孝萱讓他看到了彌補這種遺憾的希望。所以他不僅在上一信中表達了“定觀厥成,弟當退避三舍”的殷殷期望與鼓勵,還在此信中提醒卞孝萱要多注意滿蒙人物資料之搜輯。信中所言“葉浦翁”,指葉玉麟(字浦蓀)。

卞孝萱收到劉承幹的信后,很快就將田毓璠的住址及近況函告給了劉承幹。

6月23日(舊歷五月十九日)劉承幹有一信致田毓璠,中云:“近有卞孝萱兄自北京來書,寄示長者去秋一札,粗悉尊狀。孝萱兄謂長者今年精神稍遜,信札皆由家人代筆,聞之至為懸念?!保▌⒊袔郑骸肚笏↓S信稿》,第10087頁。)同時,在得知汪兆鏞亦輯有《碑傳集》后,卞孝萱立即請求劉承幹抄寄汪氏所輯目錄,7月17日(舊歷六月十四日)劉承幹日記載:“函卞孝萱,坿寄陳小石墓志、汪氏續(xù)碑傳目,渠來書囑抄也?!?span style="color: #7e8c8d;">(劉承幹:《求恕齋日記》,第17冊,第61頁)此函云:

孝萱仁兄大人惠鑒:

前奉手札并片示,均悉壹是。陳小石制軍墓志并未上石,因已于故世之年安葬,且公子子康兄以景況艱難,遷居徐州,亦無力及此矣。今向撰文之人迻錄一篇奉上,因敝碑傳稿均在家鄉(xiāng),無從檢抄也。汪氏續(xù)目今函讬其后人抄到,其與拙編及繆、閔兩編重復者均已刪去,故存目無多,茲并奉尊覽。鄙意《國史列傳》稿已有排印本,不當從此書輯出耳。魯漁丈已通函問候并得覆札,言精神差也。專此,即頌著祺。

弟期劉承幹頓首。

劉承幹對卞孝萱可謂有求必應,不僅托汪兆鏞后人抄寄汪氏目錄,還向陳夔龍(字小石)墓志的作者高振霄迻錄了陳氏墓志一并寄送給了卞。大概當時卞孝萱有意從《國史列傳》中輯錄資料,劉承幹告訴他此書已有排印本,不必再輯。此信及相關材料尚未寄達,卞孝萱又有來函,除詢及上述材料外,還向劉承幹請教龐鴻書神道碑文字的具體問題。7月28日(舊歷六月二十五日)劉承幹有一回函云:

孝萱仁兄大人惠鑒:

本月十七日郵寄一函,內(nèi)坿陳小石制軍墓志銘、汪氏碑傳目,必不遺失。今奉手札,言尚未收到,諒今已遞到矣。金篯老所撰龐公鴻書神道碑,蓋謂初為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后升掌印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也。掌印御史是御史中資格較老者,猶給事中亦有掌印給事中也,行文時則略去“印”字,只用“掌”字可矣。執(zhí)事公余之暇,留心文獻,至為欽佩。專此奉復,敬頌纂祺。

弟期劉承幹頓首。

金兆蕃為龐鴻書所作神道碑中述及龐“(光緒)十八年授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歷掌山東道、京畿道”,(金兆蕃:《安樂鄉(xiāng)人文(附八十后詩詞)》文六《龐劬庵先生神道碑》,1951年鉛印本,葉2b)卞孝萱對此句不甚了然,有所疑問,故致函劉承幹求教,劉耐心地給予了回復。其實此時劉承幹正忙于處理嘉業(yè)藏書樓等事務,可謂焦頭爛額,但還是盡己所能為卞孝萱提供了幫助。這一方面固然有其為人素來古道熱腸的因素,另一方面應該也是由于他寄望于卞能完成自己的未竟之業(yè)。1991年、1995年卞孝萱所編《辛亥人物碑傳集》《民國人物碑傳集》相繼出版,其中就收錄有劉承幹所提供的陳夔龍墓志,此時劉氏已下世三十余年了。

卞孝萱晚年在談到《碑傳集》的輯錄時說:

還有一個大藏書家嘉業(yè)堂主人劉承幹也有一個碑傳集,這書不知道到哪去了,我有目錄,我都找到了,將來書找不到我就寫篇文章記兩個碑傳集的目錄,把目錄發(fā)表出來也有用的,因為劉承幹藏書多,見到的東西多,如陳彝,揚州都找不到陳彝的行狀,劉承幹碑傳集的目錄上有。劉承幹的東西不會丟掉,因為他的書后來都捐獻了,估計還在浙江省圖書館里,將來有機會要去訪求。(卞孝萱口述,趙益整理:《冬青老人口述》,第248頁)

卞孝萱一直保存著劉承幹抄寄給他的目錄,至于劉書的下落,曾長期在嘉業(yè)堂工作的周子美于1982年撰文回憶說:“稿本已歸中華書局,尚未出版?!?span style="color: #7e8c8d;">(周子美:《嘉業(yè)堂藏書聚散考》,《文獻》1982年第2期)希望此稿與《清代遺民事略》都能有重見天日、嘉惠學林之一日吧。

劉承幹藏書處名“嘉業(yè)堂”,“嘉業(yè)”是指美好的事業(yè)。而卞孝萱取劉禹錫“在人雖晚達,于樹似冬青”句意,自號“冬青老人”。2019年在卞孝萱逝世十周年之際,卞家后人將卞氏為《娛親雅言》所征集到的名人書畫結(jié)集出版,名為《冬青書屋藏名人書畫選》。至此,《娛親雅言》與《碑傳集》這兩份“嘉業(yè)”歷經(jīng)數(shù)十年風云變幻,都得以“晚達冬青”,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文寫作曾蒙學友曹旭陽、劉涵迪指正賜教,在此謹表謝忱!)

    責任編輯:鐘源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