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葡萄牙三年第三次大選:“三分天下”已定,“歐洲例外”不再
5月18日,葡萄牙舉行三年來第三次議會選舉。官方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中右翼執(zhí)政黨民主聯(lián)盟(由社會民主黨主導)獲得議會230席中最多的89席,但不足以單獨組建多數(shù)政府;中左翼社會黨與極右翼“夠了”黨此消彼長、一憂一喜,都獲得58席——待到海外選區(qū)4個議席歸屬確定,后者甚至可能反超前者,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本次提前大選源于3月11日葡總理路易斯·蒙特內格羅因家族控股企業(yè)“利益沖突”丑聞輸?shù)糇h會信任投票,但倒閣成功的社會黨不僅沒能取而代之,反而以歷史性慘敗成全“夠了”黨的歷史性突破。如果去年提前大選預示著兩黨制搖搖欲墜,那么今年再次提前大選的結果,標志著該國民主化50年來持續(xù)的兩黨制已經(jīng)終結。
對于堅持排斥極右翼的社民黨和社會黨來說,選后如何組閣、產(chǎn)生一個不再提前崩潰的穩(wěn)定政府,自然是當務之急。而傳統(tǒng)兩大黨更嚴峻、更深遠的挑戰(zhàn),在于能否適應“三足鼎立”的政壇新格局,抵御登上主流的“夠了”黨。極右翼成為最大贏家,葡萄牙不再是“歐洲例外”,如此結果亦是令歐洲再次警覺的風向標。
真的“夠了”:極右翼終結50年兩黨制
今年議會選舉是葡萄牙自2022年以來的第三場大選,也是繼去年3月10日后連續(xù)第二次提前選舉,由此可見該國近期的議會碎片化和政壇波動程度。2022年大選產(chǎn)生了十年來唯一的多數(shù)政府,但一年后因腐敗等丑聞纏身,社會黨政府數(shù)名內閣成員辭職并遭葡檢察機構調查,迫使時任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辭職、政府解散,2024年提前大選。
彼時大選極為激烈,直到最后時刻才見分曉:民主聯(lián)盟80席、社會黨78席、“夠了”黨第一次震撼主流政壇——“在距離推翻50年獨裁統(tǒng)治的‘康乃馨革命’50周年紀念日不到50天之際……50名新當選的極右翼議員進入議會”(英國《衛(wèi)報》特約記者若阿娜·拉米羅語)。隨后社民黨主席蒙特內格羅單獨組建少數(shù)政府,該黨時隔九年重返執(zhí)政。
僅憑剛過三分之一的議席執(zhí)政,新政府注定不能一帆風順。先是因為執(zhí)政黨和社會黨在減稅問題上的分歧,一度引發(fā)2025政府預算危機。今年2月,葡《晨郵報》曝光蒙特內格羅的家族控股企業(yè)Spinumviva參與地產(chǎn)業(yè)務且涉嫌“利益沖突”,盡管他矢口否認,稱自己在三年前就把股份轉讓給妻子,但事件持續(xù)發(fā)酵,反對黨紛紛發(fā)難。為“避免制度惡化和影響政治穩(wěn)定”,蒙特內格羅提出進行議會信任投票,結果以87票信任、137票不信任而失敗,政府解散、再度提前大選。
兩次提前選舉先后由中左、中右老牌兩大黨的政府丑聞所觸發(fā),這似乎預示了誰會是今年大選的最大獲益者。果然5月18日投票結束后,根據(jù)葡內政部對本土20個選區(qū)、累計99.23%的計票結果,“夠了”黨得票率22.56%、獲得58個議席,分別比上次增加了4.5%和8席,明顯超出了選前民調的預期。更重要的是,由于僅0.82%的得票率微弱劣勢,該黨的本土選區(qū)議席數(shù)量跟社會黨持平。
同時兩個海外選區(qū)4個議席的計票結果還需幾日才可確定,假如與去年一致(“夠了”黨獲得2席,民主聯(lián)盟和社會黨各1席),那就意味著“夠了”黨將正式反超社會黨、歷史性地成為議會第二大黨,完全顛覆葡開啟民主選舉50年來的兩黨主導格局。不論是“夠了”黨主席安德烈·文圖拉,還是葡資深政治學者阿德利諾·馬爾特斯,都直言葡萄牙兩黨制時代已經(jīng)結束,終結者正是這個迅速壯大的極右翼政黨。


2025年葡大選本土選區(qū)結果分布及其與2024年大選對比。圖源:Rádio Renascen?a/Wikepedia
更能印證這一點的,是“夠了”黨對社會黨傳統(tǒng)選區(qū)的蠶食。如果說上次大選崛起還可歸因于有利于小黨的選舉制度——比例代表制下的最高均數(shù)選舉方法,而全國各選區(qū)的最大贏家?guī)缀醣粌纱簏h瓜分,那么今年大選國內20個選區(qū)從“南左北右”變成“北右南極右”——民主聯(lián)盟在北部和中部擴大原有優(yōu)勢,“夠了”黨成為南部幾乎所有選區(qū)贏家,社會黨僅在埃武拉區(qū)保住了領先優(yōu)勢。
去年大選,在葡民主轉型過程中發(fā)揮過重要作用的左翼力量已經(jīng)遭遇潰敗,被文圖拉定義選舉為“最大的勝利”,結果一年后葡共與“左翼集團”(BE)再創(chuàng)歷史新低,左翼各政黨累計議席還不到右翼各政黨的一半(69席對157席)。左翼傳統(tǒng)深厚的葡萄牙繼續(xù)加速“右轉”,該國亦不再是免于極右翼颶風的“歐洲例外”。

新議會左右翼各黨派議席分布。圖源:Rádio Renascen?a
名副其實的突破性成就,印證了葡政治學者維森特·瓦倫廷的解讀:“夠了”黨的支持基礎不只是選民對現(xiàn)狀不滿的“抗議投票”。事實上,如今票投“夠了”黨的選民早就認同該黨反移民、反墮胎、反性少數(shù)權利、反建制派等理念。與其說是該黨擴大其選民基礎、改變了更多選民的觀念,倒不如說是認同該黨的選民意識到自己并非“異類”,從之前放棄投票變?yōu)橛赂艺境鰜戆哑蓖督o“夠了”黨。
相比于過往只有約半數(shù)選民投票,最近兩次大選的投票率猛增至65%左右,與“夠了”黨擴大選票的步伐幾乎一致,足以印證葡政壇版圖改變的必然性。今年的競選主軸并無新意——住房危機、物價高企、移民問題、公共服務落后、政府脆弱、腐敗難解——但個個都是選民的主要關切,而“夠了”黨用民粹與反建制敘事、社交網(wǎng)絡轟炸式宣傳、稅收改革與強化(針對移民的)執(zhí)法等具體政綱,成功地吸引了那些“被拋棄”的選民。
“夠了”黨創(chuàng)黨僅六年,創(chuàng)始人文圖拉曾是17年的社民黨黨員。當他辭去市議員、離開社民黨并自立門戶時,“夠了”一詞尚未觸及葡主流社會的心態(tài)?,F(xiàn)如今該黨黨員高達8.2萬,是黨員數(shù)量第二大黨(僅次于社民黨、是社會黨的兩倍)、議會三大黨之一,連民調預測都跟不上其壯大的速度,恰恰印證了殘酷的事實:對于長期以來的現(xiàn)狀,葡民眾真覺得“夠了”。
傳統(tǒng)大黨的困境不止于組閣
此次大選距離葡民主化時代首次選舉(1975年制憲議會選舉)正好50年,極右翼兩年兩次拋下震撼彈,讓已經(jīng)習慣了半個世紀固有政治生態(tài)的傳統(tǒng)兩黨——社民黨和社會黨都再難高枕無憂。組建穩(wěn)定政府是當務之急,而如何領導國家、回應選民關心的問題和挑戰(zhàn),確保國家在健康軌道上發(fā)展,是該國所有臺面上政治人物的挑戰(zhàn)。
表面上看,社民黨領導的民主聯(lián)盟似乎是勝選方:守住并擴大了在葡北部和中部選區(qū)的優(yōu)勢,得票率提升近4%、議席增加9席。雖然蒙特內格羅輸?shù)袅俗h會的信任投票,但通過了選民的信任投票、擴大了單一政黨領先優(yōu)勢,如無意外他將保住總理職位,組建并繼續(xù)領導政府。特別是投票結果證明,葡選民對反對黨迫使政府解散的做法存在爭議,更想要一個穩(wěn)定、有為的政府。
對于社民黨來說,眼下的問題就是組建什么樣的政府、怎樣運轉政府。蒙特內格羅選后已再次表態(tài),不會與極右翼的“夠了”黨合作組閣,也做好了組建又一個少數(shù)政府的預期。這話表明他對當前的議會形勢有清晰的判斷:與極右翼合作也無法吸納后者的選票,反而進一步幫助極右翼“正常化”、“主流化”;與光譜接近的政黨(比如親商業(yè)的自由事業(yè)黨)合作組閣,也不夠議會多數(shù)……
反觀執(zhí)政九年、然后一年內跌入歷史最低谷的社會黨,無疑是本次大選的最大輸家。去年大選該黨最后時刻才以微弱劣勢惜敗社民黨,支持率幾乎不相上下,然而阻撓預算、炒作總理“利益沖突”成了昏招,兩黨的支持率差距就此拉開。特別是3月迫使政府解散后,社會黨的支持率繼續(xù)走低,選舉得票率甚至低于選前預計的26%、議席銳減20席,塞圖巴爾、貝雅、波塔萊格雷等左翼基礎深厚地區(qū)竟輸給“夠了”黨……
選前葡萄牙天主教大學的民調就顯示,三分之一的選民認為總理的家族企業(yè)丑聞及其司法后果與選舉無關,而最終結果表明多數(shù)選民不認可社會黨扳倒政府、借機取代的策略,給了后者沉重的懲罰。
計票結果出爐后,社會黨總書記佩德羅·努諾·桑托斯已宣布辭職,而即將改選新領導的社會黨則要面對內部難題:該黨的支持率已隨著魅力型領導人、前總理科斯塔的告別(現(xiàn)任歐洲理事會主席)而難以挽回地流失;加之貪腐丑聞、選民厭倦、黨員流失的重創(chuàng),重塑公眾信任、避免“小黨化”是更艱巨的挑戰(zhàn)。
盡管包括馬爾特斯在內的專家呼吁社民黨與社會黨效仿德國組建“大聯(lián)合政府”,但預計可能性不大。兩大黨如此合作的先例,只有1983年至1985年的“中央集團”政府——當時是為了排除具有類似威脅的葡共,但因為缺乏政策共識、內外多重困境而迅速解散?,F(xiàn)在來看,最可行的是社民黨單獨組建少數(shù)政府或與自由事業(yè)黨合作,具體問題“一事一議”、與其它政黨協(xié)商,而政府預算等重大議案爭取社會黨以投棄權票的方式保送過關。
如此一來,蒙特內格羅新政府大概會和之前一樣如履薄冰、關關難過,當然多了9個議席還是稍許增強了穩(wěn)定性。更關鍵的挑戰(zhàn),在于新政府和議會其它政黨如何回應選民在本次大選中最在意的難題。無論哪個黨執(zhí)政,這些問題都無法回避、也不能再拖。
以密切關聯(lián)的住房和通貨膨脹問題為例,2012年為了挽救被歐債危機重創(chuàng)的經(jīng)濟,葡政府推出“黃金簽證”、開放投資移民的快捷通道,結果刺激經(jīng)濟的效果有限,絕大多數(shù)選擇買房投資的人迅速帶動房價飛漲。2015年至2023年,葡房價漲幅高達106%,而在幾乎同期推出類似政策的西班牙漲幅為48%。結果年輕人、工薪階層無法負擔住房成本(尤其在里斯本和波爾圖),高企的房租成本更迫使不少小微企業(yè)關張,并與烏克蘭危機共同加劇食品、能源漲價,推動生活成本高企。
2023年2月,時任總理科斯塔不得不叫?!包S金簽證”。然而另一方面,科斯塔政府之所以能留下豐厚的政府財政盈余,離不開“黃金簽證”的收益。該項目停止后,2024年葡政府財政盈余比2023年暴跌95%。替代財源從何而來,以支持減稅、改善公共服務、緩解住房危機,無疑是艱難考驗。
與此類似的兩難困境,就是移民問題。“黃金簽證”、治安問題、固有的種族偏見等多重因素疊加,加劇了葡社會對移民不滿的情緒,以致于涉嫌歧視羅姆人(吉普賽人)的“夠了”黨選情反而更好。近期一份報告指出,67%的受訪葡萄牙人認為外國人的存在與犯罪事件增加有關,對移民的負面觀感遠超正面。為迎合民間情緒,葡政府在今年5月初通知4500名移民在20天內離境,此前外國人和邊境服務局(SEF)遭到解散,在葡工作外國人的居留申請政策也被廢除。
與之形成矛盾的是葡萄牙人口現(xiàn)狀。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齡化明顯已經(jīng)威脅到該國人口的持續(xù)性,葡年輕人移居海外趨勢更讓情況雪上加霜——15歲至39歲的群體約30%在海外生活,比例冠絕全球。去年12月波爾圖大學一份調查顯示,要維持經(jīng)濟增長,未來十年該國每年需要增加13.8萬移民。必須留住人、增加人,還不能引發(fā)對移民的過度反感,又是政府的老大難。
葡萄牙政壇已踏入新的歷史變局,極右翼的陰影籠罩著整個社會。在政治結構愈發(fā)不穩(wěn)、“歐洲例外”一去不復返的同時,該國卻更需要穩(wěn)定的治國團隊和治理體系,以及更多時間、耐心、支持,才可能在進退兩難的困境中尋找突破口。正如蒙特內格羅所說,葡萄牙人不想要更多提前選舉,而是四年的穩(wěn)定議會和政府。
(胡毓堃,國際政治專欄作家、中國翻譯協(xié)會會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