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仿到點贊的“仿品”
仿古,字面意思就是對古代器物摹古仿制。第一次仿古的高峰出現(xiàn)在宋代,宋代推崇夏商周“三代”的理想社會秩序,投射到文化藝術(shù)上,表現(xiàn)為對青銅禮器及其所象征的禮樂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的追慕。
特別是到了北宋末期,從皇帝到文人都熱衷對青銅禮器物考證和研究,同時也通過模仿復制這些器物來增添文房清趣,所以我們總能在宋代遺留的各式器物中看到遠古的蹤跡。

北宋 “宣和三年”獸面紋銅尊
故宮博物院藏
宣和尊是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宋徽宗鑄造的仿古青銅禮器,周身飾獸面紋并帶有扉棱裝飾,內(nèi)底鑄有記載鑄造時間的銘文。徽宗皇帝丟掉了當皇帝的本職工作,但其藝術(shù)修養(yǎng)及對古代藝術(shù)的熱忱,對后世他的一位當皇帝的“同行”影響頗深,這位“同行”就是五百多年以后清代的乾隆皇帝。

清乾隆 “乾隆仿古款”青玉仿古銅紋出戟斜方尊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晚年給自己起了一個“十全老人”的號,可見其對自己的一生也是極為滿意的。乾隆皇帝自幼接受漢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具有濃厚的慕古之情。其在享受“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的同時,其對皇宮中收藏的大量商周青銅禮器、宋代至明代的瓷器、古代的玉器等古代器物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并投入了深入研究的時間和精力,其利用皇宮里龐大的手工制造機構(gòu)所匯集的全國最優(yōu)秀的能工巧匠,為自己的愛好“埋單”。
故在皇帝的授意和親自指點下,有眾多質(zhì)優(yōu)工精的仿古器就這樣誕生了。這些器物在追尋著前朝的古風古韻的同時,也把皇帝的個人趣味融入其中,這些文物遺產(chǎn)也成為后世回望歷史的絕美注腳,以此讓歷史變得豐富而立體。
乾隆皇帝對青銅器的喜愛與宋徽宗也不遑多讓,其仿古銅器主要供皇家內(nèi)廷陳設(shè)、佛堂供奉、宗廟禮儀等使用。

西周中期 鳳鳥紋爵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金爵杯
故宮博物院藏
此金質(zhì)爵杯在造型上即仿自三代青銅器式樣而來。爵本是一種酒器,是周天子分封諸侯時賞賜給諸侯的。后由此引申指爵位、官位,所以在乾隆朝制作了各種材質(zhì)的爵杯。

清乾隆 青花云鶴紋爵杯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還有另一種帶托盤的爵杯類型,是在古式基礎(chǔ)上加以變化,這種爵托還有有一個特別的名稱——“歇爵山盤”。其中的“歇”字,出自《說文解字》:“歇,息也?!币馕吨舯梢栽诰敉猩仙宰餍菹ⅲ鷦佑腥?,它不僅代表了一種生活哲學,還增添了更多的啟發(fā)和美感。

清乾隆 胭脂紫地軋道洋彩描金帶托爵
故宮博物院藏
“歇爵山盤”又被稱為“江山一統(tǒng)爵盤”,因為有了象征意義,所以在乾隆朝除陶瓷以外,還有景泰藍、玉,等多種材質(zhì)。其中的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嵌寶爵觀復還進行了等比復刻,也為后世留下了一份文創(chuàng)重器。

清乾隆 碧玉爵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嵌寶石爵
故宮博物院藏

觀復九宮·基業(yè)長青杯
觀復博物館出品
乾隆所制的仿古器物無數(shù),甚至他自己可能都怕后世子孫們難以辨認出他仿制的器物是真是假,所以他在很多器物落下“大清乾隆仿古”或“乾隆仿古”款識以作標記,當然這也可能是一種坦然的炫耀。

漢或漢以后 “永寶”銘雙管瓶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碧玉雙孔瓶(大清乾隆仿古款)
故宮博物院藏
此碧玉雙孔瓶為仿漢式器,用碧玉立體圓雕而成,瓶身中部透雕飛鷹踏熊首像,紋飾集合谷紋、勾云紋、蟬紋三類傳統(tǒng)紋樣,器底陰刻“大清乾隆仿古”隸書款。鷹與熊的紋飾組合,通過諧音形成“英雄”的意象。

宋、元 朱漆御題詩菊瓣盤
朵云軒2010春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

明 朱漆菊瓣盤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藏


清乾隆 御題詩仿朱漆菊瓣式盤
故宮博物院藏
此御題詩仿朱漆菊瓣式盤為瓷器,盤心金彩題乾隆御制詩:“吳下髹工巧莫比,仿為或以舊還過。脫胎那用木和錫,成器奚勞琢與磨。博士品用謝青喻,仙人顏侶暈朱酡。事宜師古寧斯謂,擬欲摛吟愧即多。乾隆甲午御題。”乾隆甲午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底部楷體“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款。
此器為模仿宋代漆器。本身是受到唐代金銀器影響產(chǎn)生的漆器品種,此類菊瓣盤一般有兩種形制,菊瓣纖細、修長而中心較小的多為宋元作品,菊瓣較粗寬、較短而中心較大的多為明代早期作品。

獸面紋觥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玉御題觥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觥,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蓋做成有角的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狀。
此觥青玉質(zhì),蓋內(nèi)和所配紫檀底座均陰刻隸書乾隆皇帝御制詩一首,末署“乾隆丙申御題”。器底陰刻“乾隆仿古”款。乾隆丙申為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



清乾隆 粉彩御題詩文雞缸杯
觀復博物館藏
觀復博物館珍藏一只【清乾隆粉彩雞缸杯】,是摹自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其上題有乾隆皇帝撰寫的御題詩:“李唐越器人間無,趙宋官窯晨星看。殷周鼎彝世頗多,堅脆之質(zhì)于焉辨。堅樸脆巧久暫分,立德踐行義可玩。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寒芒秀采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牡丹麗日春風和,牝雞逐隊雄雞絢。金尾鐵距首昂藏,怒勢如聽賈昌喚。良工物態(tài)肖無遺,趨華風氣隨時變。我獨警心在齊詩,不敢耽安興以晏。”落款與上器同為“乾隆丙申御題”。
乾隆皇帝好古慕雅,對雞缸杯尤為喜愛推崇,但乾隆所制雞缸杯僅借雞缸杯其名,器型、畫意均脫離明代成化雞缸杯之樣式,別具一格,故其底書“大清乾隆仿古”篆書款,以君子坦蕩蕩的心態(tài)仿制成化雞缸杯。


明成化 斗彩雞缸杯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觀復仿乾隆御題詩雞缸杯
觀復懷追思摹古之心,以館藏清乾隆粉彩雞缸杯為藍本,利用現(xiàn)代高超的制瓷和復制技術(shù),亦胸懷坦蕩的仰止前人佳器。
“古器今生”能讓更多人感受傳統(tǒng)的魅力,大眾即觸享曾經(jīng)不可企及的器物之美,又讓每人內(nèi)心種下文化的種子,為文明的賡續(xù)助推一份綿薄之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