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修和尚墓塔:覆缽式塔,磚石間的佛心梵韻丨山西·臨汾·洪洞
在山西洪洞縣廣勝上寺的清幽院落里,一座磚石靈塔悄然矗立,仿佛一頁凝固的佛門史冊,無聲講述著三百載光陰。

這廣修和尚墓塔,選址幽微而深具匠心——既隱于山門之內(nèi),守護著寺院的莊嚴與寧靜;又悄然獨立于飛虹塔院垂花門外,自成一方天地。
這般若即若離的布局,不正是高僧圓融無礙、超然物外的修行境界在塵世間的微妙映射?(王子瑞攝)

此塔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以覆缽式身姿拔地而起,如一支指向蒼穹的信仰之筆,高約5.4米。
上部仿木構(gòu)磚雕斗拱層層疊起如蓮華初綻,檐角飛翹,其輕盈姿態(tài)令人聯(lián)想到佛國妙音鳥迦陵頻伽振翅欲飛。其間簡練的花草紋飾,流轉(zhuǎn)著“一花一世界”的深湛禪意。

通體以“磚骨石魂”的營造技藝筑就,基座六邊形結(jié)構(gòu),暗合著佛教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度”修行法門。
塔頂設(shè)計尤顯精妙:六道金剛杵般石雕屋脊,如護法般拱衛(wèi)著青瓦封頂。
雙層蓮座之上,青石雕琢的寶珠與寶瓶剎頂直指蒼穹,其雕工之精微細膩,仿佛將《造像量度經(jīng)》的森嚴規(guī)制,化為可以觸摸、可以仰望的立體經(jīng)文。

六面鑲嵌的纏枝蓮紋雕花磚,仿佛般若智慧之花在磚石間次第綻放,無聲傳遞著佛法的生機。

塔身正面,磚雕塔銘“傳臨濟正宗報息三十四世上廣下修和尚寶塔”十六字,筆力遒勁,如具生命般舒展,不僅莊嚴昭示著墓主廣修和尚作為臨濟宗三十四世法脈傳人的尊崇地位,更似一部微縮的宗門譜系,凝聚著法脈傳承的莊嚴。
墓主廣修和尚出身于淮安安東于氏,其弟子寶通、寶聰募資建塔的史實,共同勾勒出一幅清代佛教“師徒相承、檀越護法”的生動圖卷。

這座建筑奇珍,漢地樓閣式塔身與藏傳覆缽式塔頂完美相融,不僅是空間凝固的梵唄清音,更是一部關(guān)于清代佛教宗派傳承、建筑技藝與裝飾美學(xué)的三維百科全書。

它每一塊沉默的磚石,都在無聲訴說著“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永恒佛理——這塔已非僅高僧埋骨之所,而成為信仰、藝術(shù)與時間共同鑄就的不朽見證。
立于塔前,仿佛能聽見歷史與禪意,在每一道磚縫與石痕間低回吟唱,那聲音穿越三百年光陰,依然清澈如初。

上圖,中為被譽為“世界最高多彩琉璃塔”的廣勝寺塔(稍后與大家分享,敬請關(guān)注),左側(cè)紅圈內(nèi)即為“廣修和尚墓塔”所在的地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