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觀”皆“正”——評《大儒兵法:〈曾胡治兵語錄〉導讀》
由蔡鍔輯錄、并由蔣中正增補的《曾胡治兵語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出晚清湘軍統(tǒng)帥曾國藩、胡林翼的治軍方略。雖為語錄體,但經(jīng)過蔡鍔選編時的分門別類,已經(jīng)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蔡鍔認為曾、胡所論,“洞中竅要,深切時弊”;而他在編選時,本著“渡同胞于苦海、置國家于坦途”之念,一方面針對當前軍隊之現(xiàn)狀而對癥下藥,一方面懷揣民族存亡之未來而深謀遠慮,其所作按語,融軍事思想和國家戰(zhàn)略于一體。1911年在軍隊中印行后,即大受歡迎;蔡鍔1916年逝世后,自次年起全國相繼發(fā)行多種版本并廣為流傳。蔣中正增補后于1924年作為黃埔軍校教材;1943年八路軍《軍政雜志》又連載《增補曾胡治兵語錄白話句解》,并在1946年出版單行本?!对伪Z錄》入列“中國十大兵書”,不僅是軍事史上的名著,也成為整軍、實戰(zhàn)、養(yǎng)德、治心的教科書。同濟大學劉強教授的《大儒兵法:〈曾胡治兵語錄〉導讀》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加以解讀,其宏觀正大,中觀正本,微觀正確,我因此稱許為“三‘觀’皆‘正’”。
先說“宏觀正大”。我把《大儒兵法》的自序《“法自儒家有”》和初版序《世上再無曾國藩》視為《大儒兵法》的“宏觀篇”。前者兩萬多字,全面梳理儒、墨、道、法、雜五家關于兵法的源流演變;后者一萬余字,重點闡述曾國藩的精神世界。無論是作者所概括的儒家之“軍禮、慎戰(zhàn)、足兵、義戰(zhàn)”,墨家之“兼愛、非攻、墨守”、道家之“兵者不祥、以奇用兵”、法家之“強兵、必勝、農(nóng)戰(zhàn)”和雜家之“有義兵而無偃兵”,我們都可以看到儒家確實可視為“諸子百家之源,也是兵家思想的不祧之祖”。我把這種核心思想表述為“儒本兵末”。至于作者把曾國藩視為苦人的極致、庸人的楷模,并畫龍點睛地標舉出曾國藩“治兵先治心”的治軍方略,則讓讀者通過進入曾國藩的精神世界來掌握其之所以取得軍功的內(nèi)在深層原因。正如梁啟超稱贊蔡鍔絕世之事功本于超拔之精神,我們必須從曾國藩的立德來理解他的立功。這兩篇序近四萬字,其所得出的儒家與兵家為本末、事功與精神相表里之宏觀論斷,誠所謂堂堂正正、實大聲宏。
次說“中觀正本”?!洞笕灞ā肥?,每章開頭有一篇“導讀”,這是《大儒兵法》的“中觀篇”。這些導讀大都先用一句話簡明扼要地概括本章主旨,而重點則在于通過導讀對每章內(nèi)容做了正本清源的揭示和生發(fā)。第八章《仁愛》導讀指出,曾、胡治軍的“仁愛”,是“對儒家思想的繼承與運用”。作者先引《論語》的“泛愛眾而親仁”,次引《孟子》的“仁者愛人”,又根據(jù)《荀子·議兵》提煉出“三軍一家親”的思想,再到《孫子兵法·地形篇》所謂“視卒如嬰兒、視足如愛子”,勾勒出“仁愛”思想是曾、胡治軍思想中“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的本源,也是蔡鍔“安民愛民方能興國強兵”說的依據(jù)。第五章《勇毅》導讀更在正本清源基礎上,對“勇”和“毅”的內(nèi)涵加以區(qū)分。既提出“‘勇’合其‘義’”、“‘勇’必輔之‘謀’”、“‘勇’必成乎‘毅’”,又結合曾、胡和蔡鍔所言,區(qū)分“強毅”和“剛愎”、小勇和大勇以及“勇”高于“毅”,得出“勇”“毅”相輔相成“既符合辯證法,又具實踐性”的結論。中觀正本,有助于讀者從曾、胡言論上溯到中華文化的源頭,從而通古今之變。
再說“微觀正確”?!洞笕灞ā返摹拔⒂^”,就是具體而微的對文本的注譯。微觀注譯,看似小道,實則最見功力。所謂宏觀的正大、中觀的正本,都建基于微觀的正確。如果微觀不正確,中觀的正大和宏觀的正本就是無源之水。一字多義是古漢語的特點,根據(jù)語境選取最恰當意義已屬不易;而辨清一個字或詞究竟是古代漢語用法還是漸趨于現(xiàn)代漢語用法則更增難度。試以“明”字為例。第一章第一節(jié)有“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作者把此“明”譯成“嚴明”;第二節(jié)“帶兵之道,勤、恕、廉、明”,作者把此“明”譯成“軍紀嚴明”;第一章第十二節(jié)“實其明足以察情偽”,作者把此“明”譯成“英明”;第六章第一節(jié)“古人用兵,先明功罪賞罰”,作者把此“明”譯成“明確”;第六章導讀“嚴明”,作者認為指“賞罰嚴肅公正”;第七章導讀“公明”,作者認為指“公正光明”。這一個“明”字詞義的細微差異,被作者區(qū)分得極為清楚明白,絕不可移此就彼;在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之間,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系。可以說作者的“微觀正確”達到了精準到位的地步。
本著對賢者“求全則備”之古訓,竊以為《大儒兵法》尚有精益求精處。一者效法蔡鍔編選此書的“問題意識”, 并輔之以前瞻的“未來意識”,在宏觀和中觀層面?zhèn)戎蒯槍Ξ斚碌娜诵乃汲倍M一步有的放矢有所發(fā)揮,不僅使本書成為軍事愛好者和人事管理者的枕中秘寶,而且成為一般讀書人治心勵行的案頭必備;一者把作者輯補的目前作為附錄的“曾國藩治兵語錄”略加刪汰,剔除語意重復和價值不高者,并分門別類融入十三章正文之后,同時對這些語錄進行注釋和白話翻譯,以方便于普通讀者;一者將蔡鍔的《蔡松坡集》中治軍治心思想予以摘錄,并且納入相關章節(jié)之中,對蔡鍔的精神和事功表而出之。曾胡之用心,因蔡鍔而彰顯;蔡鍔之潛德幽光,更需發(fā)揚光大。
(刊于《團結報》2025年8月9日第7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