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但是還有書展!我們用書連接,成為彼此的“浮島”|漣漪效應(yīng)

2025-08-15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每年夏天,上海最火熱的現(xiàn)場在哪里?不少喜歡書的朋友一定會說上海書展。

始于2004年的上海書展,是上海圖書交易會的“變身”,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成為“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不少讀書人心中必逛的重要盛會。

其實,在世界各地,書展不僅是讀書人的重要盛會,也是出版商展示新書、洽談版權(quán)交易的平臺,更是促進文化交流、增進國際友誼的橋梁。

今年上海書展在8月13日至19日舉行,據(jù)上海書展閱讀活動表顯示,2025年的活動數(shù)量將達1267項,會場不僅在上海展覽中心和上海書城,甚至延伸至圖書館、實體書店以及我們身邊的社區(qū),真正成為全民共赴的閱讀盛會。

從上海書展1267場活動的浩瀚聲浪,到北京圖博會里出版老友互相展示一年的工作成果;從舉辦“作家全明星陣容”講座的香港書展,到將“哈利·波特”推向世界的倫敦書展……這些書展各具特色,既是讀者的游樂園,更是出版人的隱形戰(zhàn)場。

本期漣漪效應(yīng)邀請了群島圖書的創(chuàng)始人彭倫老師和上海譯文出版社法語文學編輯黃雅琴老師,他們將跟我們一起聊聊自己和上海書展的故事,分享他們?nèi)ミ^的國際書展,以及那些耳熟能詳?shù)臅充N書引進的背后故事。通過他們的視角,一起揭秘書展到底有什么好逛的。

以下為文字節(jié)選,更多討論請點擊音頻條收聽,或【點擊此處前往小宇宙App收聽】,效果更佳。

但是還有書展!我們用書連接,成為彼此的“浮島”|漣漪效應(yīng)

【本期嘉賓】

彭倫

群島圖書出版人,文學編輯,譯者,國際版權(quán)經(jīng)紀人

黃雅琴

上海譯文出版社法語文學編輯,譯者

【本期主播】

吳筱慧

澎湃新聞·鏡相工作室編輯

上海書展:讀書人的“迪士尼”?

吳筱慧

彭師傅的群島圖書在去年年底剛剛獲得了新世相頒發(fā)的年度品牌獎,今年正好是彭師傅和出版業(yè)結(jié)緣的第20年。雅琴老師是上海譯文出版社資深法語編輯,同時也是第13屆傅雷翻譯獎的得主,今年是雅琴老師邁入出版行業(yè)的第 16 年。兩位作為出版業(yè)資深從業(yè)者,你們眼中的上海書展是什么樣子的?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上海書展,你們會用哪三個?

彭倫

我形容上海書展的三個詞是熱情,因為讀者非常熱情,還有專業(yè),以及多樣,或者說多元,不同面向的讀者都能在上海書展找到他們喜歡的圖書,不倫是專業(yè)性的、通俗性的,各種各樣,我們都能找到書,找到作者,找到相應(yīng)的活動。

吳筱慧

是一個尋找并且相遇的過程。

黃雅琴

我覺得第一個詞是老少咸宜,它就像8月的盛會,很接地氣,大人、小孩都可以到書展尋找自己喜歡的書;第二個詞就是城市名片,它辦了21屆,已經(jīng)固定成為一張上海名片,一到8月各地游客都知道來上海也可以一起逛逛書展,我也發(fā)現(xiàn)有些門票已經(jīng)和上海書展的門票聯(lián)動了。

2025年上海書展

吳筱慧

對,我前段時間買了GAF上海插畫藝術(shù)節(jié)的門票,它是和上海書展聯(lián)動的。

黃雅琴

對,應(yīng)該還有一些其他的聯(lián)動,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第三個詞是與時俱進,讀者的口味和興趣其實是發(fā)生變化的,最早大家還是來買書,后來會把更多的場合用于像電子書,還有文創(chuàng)。

吳筱慧

我也有三個關(guān)鍵詞,我是個90后,但是我參加上海書展已經(jīng)十年了,上海書展現(xiàn)在對我來說一個是讀書人的迪士尼,因為你可以在里面買到你喜歡的書,還可以買到很多文創(chuàng)等等;還有就是追星現(xiàn)場,我去年正好碰到楊素秋老師簽售,在現(xiàn)場幫她拍了些照片;最后我覺得上海書展是一場跟書有關(guān)的派對,很多人來到這個派對都是因為喜歡書,喜歡某一個作家。

你們覺得,從事出版行業(yè)以后,看待上海書展會有不一樣的視角嗎?

彭倫

那肯定,作為讀者,關(guān)注的是這屆書展上有什么感興趣的新書,成為出版行業(yè)的從業(yè)者以后,會想讀者在書展上對怎樣的書、怎樣的作者更感興趣,另外會想出版社應(yīng)該在書展上呈現(xiàn)什么樣的面貌?你應(yīng)該怎樣把自己做得更專業(yè)?所以立場不同,你看待書展,對書展的想象是不一樣的。

黃雅琴

我贊同彭師傅的觀點,如果是一個純粹的讀者,那我像參加一個嘉年華,純粹地享受買書的過程,但成為這個行業(yè)的一份子之后,換了個角度,會去看同行在做什么,大致了解他們的陳列方式,根據(jù)別的出版社還有大眾的精神面貌來感知目前中國圖書市場可能的方向。還有書展,作為每年出版社和讀者之間的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它到底應(yīng)該是怎樣呈現(xiàn)?我更想關(guān)心的是,它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它怎么給讀者帶來更多的不同體驗?

上海書展現(xiàn)場

吳筱慧

我們也可以看到上海書展的規(guī)模確實在不斷地擴大,那據(jù)兩位來觀察,上海書展這幾年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彭倫

上海書展是一個面向普通讀者的大眾書展,而不是一個專業(yè)書展。所謂專業(yè)書展,是針對業(yè)內(nèi)的訂貨或者說版權(quán)交易,但上海書展顯然不是這個模式,它就是直接面向普通讀者以銷售為主的一個零售書展。它呈現(xiàn)的面貌,其實也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以前上海書展的前身可能以訂貨為主,面向業(yè)內(nèi)。但是慢慢十幾二十年下來,我覺得現(xiàn)在上海書展定位越來越清晰,它可能更加像香港書展,就是一個嘉年華。出版社通過一次書展可以賣出不少書,讀者也可以直接在書展上見到他喜歡的作家,買到他想要買的新書。新書是很重要的,對出版社來說,在上海書展發(fā)布他們的夏季新書,乃至于秋季新書的預告,都是非常重要的。

黃雅琴

我感覺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文創(chuàng)周邊比重越來越大了。可以理解,因為我覺得這某種程度上就像谷子經(jīng)濟,它算是圖書的一種谷子,讓讀者有一種更豐富的購買體驗。

書展前夜:“書印不出來怎么辦?”

吳筱慧

2011年上海書展提升為國家級書展,并舉辦了首屆上海國際文學周,而后也成為上海書展重要的品牌項目。這也背后離不開彭師傅的努力,要么請您跟我們分享一下其中的故事。

彭倫

因為我自己長期從事的是外國文學出版,做外國文學,尤其是當代外國文學,那你要想方設(shè)法讓中國的讀者熟悉這些當代的作家,以前可能讀者讀得比較多的是經(jīng)典的文學,但那些作者早已過世,見不到。你做當代的話,肯定要想辦法拉近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作者請過來,那么就需要一個平臺。如果你零打碎敲地請一個作家過來,聲勢也不一定很大,但是如果在上海書展這樣的一個場合,能夠把好幾個作家同時請過來,可能媒體的宣傳聚焦就會比較精準。

所以在2010年左右,我還有一些朋友一起向當時負責上海書展的新聞出版局建議說,我們可以在上海書展成立這樣一個類似于國際文學節(jié)的項目,最后定名叫上海國際文學周,然后新聞出版局把上海的一些主要出版社都召集起來,大家一起出謀劃策,確定邀請哪些外國作家來。當然中國作家也一起邀請,這樣就形成中外作家對話的一個場景。

而且我記得在上海國際文學周一開始,有個固定欄目,就是邀請國際文學周的外國作家去上海圖書館做英文演講,一開始我們還有點擔心,因為上海圖書館那個場地非常大,大概可以容納五六百人以上,我們擔心如果沒有翻譯,會不會有足夠的讀者來填滿這個場地,人少的話,場地就比較空。但事實證明完全不用擔心,哪怕是在中國知名度不太高的外國作家去做英文的演講或者講座,都能夠座無虛席。這也是說明了上海市民文化程度比較高,而且他們對外國的作家充滿了好奇和熱情。

2025年上海國際文學周陣容

吳筱慧

上海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文化氛圍的城市,大家好像都對外面非常的好奇,而且也愿意跟他們連接。雅琴老師應(yīng)該參加過很多年的上海國際文學周了?

黃雅琴

那我就應(yīng)該說是彭師傅他們這個計劃的受益人了,我后來也請過一次法國作家來,是一個懸疑小說作家,以前在中國也沒出過書,其實我一開始會擔心做活動沒有什么人,然后就發(fā)現(xiàn)上海書展的讀者的熱情跟8月的艷陽天一樣,甚至比天氣更火熱,我惴惴不安的心也就放下了?,F(xiàn)場所有和他有關(guān)的書全部都掃空了,雖然也就幾百本,但還是挺開心的。

彭倫

中國的市場吸引外國作家,他們很想知道他們的作品在中國是怎樣被接受的,也想看看中國的讀者到底是什么樣的,看看他們能夠提出什么水平的問題。

吳筱慧

其實雙方對彼此都很好奇,這個帷幕需要有人把它給拉開,彭師傅做了這樣一件事情,讓雙方隔著的屏幕給移走了。

彭倫

歸根結(jié)底還是上海書展和上海市政府比較高瞻遠矚吧。我記得第一屆上海國際文學周辦了之后,當時的新聞出版局局長方世忠老師就組織了我們上海出版界一起寫了一本書,書名是《書的世界與世界的書》,它副標題叫“全球書業(yè)會展、國際對標和中國案例”,是一本比較專業(yè)的書,介紹的是世界各地的書展是什么樣的。我當時也參與了這本書的寫作,寫法蘭克福書展,其他人寫其他的書展。所以從這樣的項目就可以看出,我們政府有關(guān)部門的領(lǐng)導還是想得非常遠的,在做這個項目的同時,就想著上海書展應(yīng)該辦成什么樣子。

吳筱慧

在書展前,作為出版人或者編輯,需要做哪些準備的工作?

彭倫

我們因為是一個比較小的出版團隊,出版項目都是通過和譯文出版社或其他的合作出版社一起做,所以我們在書展上沒有自己的展位。對我們來說,參與書展最直接的方式可能就是邀請作者,那你需要提前很多時間去問作者能不能來,需要考慮邀請哪些作者,最好就是這個作者的書在書展前剛剛出版,所以我們主要是做這個準備工作。

吳筱慧

一般要提前多久跟作者溝通?

彭倫

至少要提前半年,因為一個外國作家,他本身的行程會比較早就開始排,因為在他們自己國家和別的國家也有很多文學節(jié)和其他的一些項目邀請,所以最好能夠提前一年或者半年左右,你不能等到快書展了兩三個月前去找他,基本上找不著了,而且他還有一個夏天度假的安排,所以要早點跟作者聯(lián)系。

吳筱慧

但是這又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您提前半年,但壓力又給到編輯了,因為萬一書那個時候沒有出。

彭倫

對,所以比較理想的是你很有把握的書,比如說能夠在四五月份,或者像我們這次邀請的愛爾蘭作家露西·考德威爾的書,今年1月份已經(jīng)出版了,這樣就比較篤定了。

黃雅琴

前面彭師傅就說到,萬一這書沒出來怎么辦?因為在錄播客開始之前,我也跟筱慧在聊,我們前段時間出版社里面那種雞飛狗跳,手忙腳亂的樣子,最主要的是出版科,和印刷有關(guān)的同事都非常的忙,忙得已經(jīng)癱掉了,差點直接躺在辦公室的地上稍微瞇一會,因為可能真的項目太多了,腦子不夠用,稍微要休息一下。

但確實,那時候說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辦?書展要來了,這個書到底印不印得出來?然后大家都會賭咒發(fā)誓,準保那天簽書的時候肯定有書,我相信再怎么肯定是會有的。到最后的那種腎上腺素飆升的刺激感,回頭想想,還是真的是很抓狂。

《重版出來!》劇照

吳筱慧

其實編輯就相當于這本書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你要盯著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直到它最后落地,甚至都還放不了心,還要負責售賣,請作者。

黃雅琴

是的,但這樣的過程有各種各樣的樂趣嘛。

出版人眼中的全球書展“浮世繪”

吳筱慧

今年的10月15日,法蘭克福書展也即將開幕。作為全球最大的圖書傳媒博覽會,法蘭克福書展又被稱為“世界出版人的奧運會”。兩位都去過法蘭克福書展,你們觀察法蘭克福書展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嗎?

彭倫

從事圖書貿(mào)易、圖書版權(quán)的話,肯定要去法蘭克福書展,因為在書展上你可以見到世界各國的同行,不僅是出版社、文學經(jīng)紀人,還有媒體,方方面面。對于從業(yè)者來說,面向的是書背后的人,不管是作者,還是這本書的編輯,直接從這些同行那里獲得一手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法蘭克福書展前三天(禮拜三到禮拜五),只向?qū)I(yè)讀者、業(yè)內(nèi)人士開放,禮拜六、禮拜天是向德國當?shù)氐淖x者開放。但實際上法蘭克福書展是從禮拜一就開始了,有很多場外會議,而且越早見面獲得一些情報的時間就越早??赡芏Y拜一跟一個經(jīng)紀人聊完,有一本書必須要馬上出手,那可能當場就沒法報價了,就是一個競爭。另外法蘭克福書展是版權(quán)出售和零售結(jié)合的書展,做得非常專業(yè)。它本身是一個會展公司在背后運作,能吸引到世界各地的出版社,它還有專門的譯者論壇,還有作家的項目,基本上從業(yè)者想獲取的信息都能夠在那里找到。

2024年法蘭克福書展

黃雅琴

我去法蘭克福書展的那次,其實是參加了德國歌德學院的一個項目,差不多有兩周時間,除了去法蘭克福書展之外,還有幾天去了好幾家德國出版社,有業(yè)界人士的交流,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那時候剛剛?cè)胄袔啄?,我也很好奇外國出版社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雖然去看了后發(fā)現(xiàn)其實大差不差。

但這種好奇心都是有的,那時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都看過,在現(xiàn)代大樓里的,在古色古香小樓里的,還有像書店、圖書館的,可以說第一次比較全面地了解了國外的出版社或者出版業(yè),比較直觀,印象非常深刻。而且說起這種國際書展或者版權(quán)交易展,我認為最大的作用有兩個,第一跟彭師傅說的一樣,你可以看到那個人,雖然很多時候可以通過信件,但見到真人,無論是編輯還是版權(quán)經(jīng)理,這個感受是不一樣的,真人和真人之間私下互相會說的話也會不一樣,對起的火花或者化學反應(yīng)也不一樣。第二個作用是,有時一家比較小的出版社不一定找得到,在現(xiàn)場可能能見到或者通過別的關(guān)系接觸上。

彭倫

2004年我第一次去法蘭克福書展,那時我剛剛加入99讀書人。去之前我正在找一本書的版權(quán),就是后來我翻譯的《我與蘭登書屋》,蘭登書屋創(chuàng)始人的回憶錄。我想直接去找出版那本書的美國出版社美國蘭登書屋碰碰運氣。

去書展一般都是要預約的,而且像我一個小白跑到書展也不知道應(yīng)該找誰,我就直接去蘭登書屋的展臺打聽,說想找這本書的版權(quán)。一開始他們的版權(quán)部門一個年輕姑娘說她不知道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已經(jīng)出版了幾十年了,書展上帶來的信息都是新的書,他們得回去再查。但后來有一個大概五六十歲的老太太說我知道這本書,留下了我的信息,后來回去以后發(fā)給版權(quán)代理公司。我覺得還是比較有運氣的,因為我既不認識人,也沒有預約,通過努力就這樣瞎問問到了。

法蘭克福書展現(xiàn)場

吳筱慧

而且《我與蘭登書屋》這本書是之后對您的事業(yè)選擇和人生發(fā)展都有很大影響的一本書啊。

彭倫

對,在加入99讀書人以前,我是記者,買了這本書原版看了以后很喜歡,覺得做出版還是蠻有意思的,應(yīng)該說給了我很多啟發(fā),所以之后我加入了99讀書人。

《我與蘭登書屋》

吳筱慧

那慢慢輕車熟路以后呢?

彭倫

剛剛?cè)サ臅r候,我就像老鼠掉進大米缸,哈哈,看看那些出版社的那個書目,都非常漂亮,見到一本就拿一本,后來箱子超重,在機場扔掉了很多,慢慢就學乖了,不會收集那么多書目背回家。

我覺得法蘭克福書展或者去倫敦書展主要是networking(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除了常規(guī)在書展上見面開會,還有書展以外的酒會,你會認識很多計劃以外的同行,認識的人越來越多,獲得的信息就會越來越多。

黃雅琴

我也可以分享一下,后來還參加過一次巴黎書展的Fellowship項目,那時巴黎書展跟上海書展一樣,是個大眾書展,廣大的巴黎人民都來買書,也有簽售。他們也在此期間組織了一個Fellowship項目,邀請世界各地的法語編輯,我參加的那一年大概有十幾個,你會覺得非常好玩,原來全世界有不少做法語的啊。

而且大家做的書稍微有點不一樣,會呈現(xiàn)不同的特色。那個項目也有好幾天去各家出版社,大家會交流說原來你也做過這個作家——會有這樣的交叉。當然私下也會討論,你覺得這個作家好嗎?我覺得他這個人文筆不太行?;蛘咭矔f,你可以留意下這個作家,我蠻喜歡他的,他的風格是我喜歡的這樣,這是不同國家的法語編輯之間的交流。

吳筱慧

聽完我很好奇有沒有過全世界的中文編輯聚在一起聊中國的作者?

彭倫

那肯定有的,很好玩。

吳筱慧

接下來我們可以講一講倫敦書展。

彭倫

我比較喜歡倫敦書展,它規(guī)模不像法蘭克福這么大,場館比較集中,所以跑起來不像法蘭克福書展那么累,同時在倫敦書展也能夠見到很多歐洲出版社的同行。倫敦書展主要是版權(quán)型的博覽會,是一個版權(quán)貿(mào)易的專業(yè)書展,它不向公眾開放,所以比較緊湊。而且我是學英語的,遍布倫敦各處的書店都可以逛,可以淘書,不管是新書還是舊書。

2025年倫敦書展

吳筱慧

那香港書展呢?很多人說和上海書展特別像,也都是面對普通讀者的書展。它這幾年邀請了非常多的知名作家辦講座,像余華、馬伯庸、徐子東、葛兆光等等,我很好奇香港書展吸引大家的地方在哪里?以及和上海書展相比,有什么不一樣嗎?

彭倫

香港書展它首先就是一個零售書展,面向公眾開放。我覺得可以去看一看香港書展期間有哪些香港出版社的新書、臺灣出版社的新書。因為香港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它本身是一個繁體字的市場,所以臺灣地區(qū)這些繁體字版的書也會在那里銷售,所以對于大陸的從業(yè)者來說,可以看看繁體字的圖書市場是什么樣的。

2025年香港書展

吳筱慧

作為普通讀者,在香港書展有什么好玩的?

彭倫

普通讀者可能就是去淘書,因為出版社會提供一個比較好的折扣,所以香港市民在那里買書,就是沖著這個折扣,可能香港的圖書市場一年有很大的一塊銷售份額就是通過香港書展完成的。但是實際上,對于香港的出版業(yè)或者是圖書零售業(yè)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大家都指望通過一次香港書展來完成一年的KPI,不是特別健康。

去書展,成為“天才的捕手”

吳筱慧

彭師傅之前說過,中國的出版業(yè)有個問題,就是出版人在國際的出版圈不太活躍。像您是跑國際書展比較勤快的編輯,跑得多,認識的人就慢慢多起來了。但是像我們中國的很多民營出版的大公司書雖然銷量非常驚人,但是他們的老板不太跟國外的同行一起交往,甚至也不在國際上面發(fā)聲,其實是一個劣勢。所以想跟兩位聊一聊,作為出版人或者是編輯,你們覺得往外跑,尤其是去書展為什么重要?

彭倫

我覺得這是個因人而異的問題,隨著現(xiàn)在出版業(yè)的更新?lián)Q代,可能以前老一輩的出版人,因為語言的問題,或者說體制性的問題,沒有辦法經(jīng)常往國際書展跑,但是現(xiàn)在年輕一代的出版人起來以后,慢慢會有所改觀。

出版行業(yè)本身,信息的交流非常重要,尤其做翻譯圖書,有這個意識的話,還是要往外跑,如果你本身沒這個興趣,跑了也沒用。

《天才捕手》劇照

黃雅琴

往外跑到底重要在哪里?就是我前面說的大家可以互相見到真的人,而不是郵件上面的我是雅琴,對面是Gabrielle或者Lucy,或者別的名字。我覺得這種連接不一樣,雖然這個同行也會跳槽,也會說什么我準備永遠地離開這一行,但無論如何,我覺得需要和真人接觸。

法國人在聊天的時候比較希望有一些自己獨立的觀點,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盡量給人家的印象是一個鮮活的人。這是跑出去,或者無論是在 BIBF或者這種場合,見真人的一個作用。

吳筱慧

在未來工作中,你們將關(guān)注哪些方面的出版選題?這樣的關(guān)注是怎么發(fā)生的?

彭倫

我最近幾年跑國際書展,一個主要的目的是銷售中國作家的版權(quán)。所以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向外國的出版業(yè)的同行,尤其出版社里能夠做決策買版權(quán)的那些編輯介紹我們所代理的中國作家的版權(quán),介紹這些作品的特點,了解他們的興趣,他們想要什么樣的中國作家的書。這是我最近幾年去國際書展的工作重心,當然還要跟合作經(jīng)紀公司溝通,通過他們?nèi)ヤN售版權(quán)。前兩年,我和上海譯文出版社也一起成立了“上海譯文出版社國際版權(quán)中心”,一起銷售中國作家的版權(quán)。

吳筱慧

去年《繁花》電視劇上映以后也是非常的火,包括它這本書也非?;?,您在《繁花》的海外版權(quán)代理方面花了很多功夫,要不要跟我們講一講?

《繁花》劇照

彭倫

《繁花》法文版今年年底要出版了。因為正好王家衛(wèi)導演的電視劇馬上要在歐洲發(fā)行,西班牙已經(jīng)發(fā)行了,法國是年底,所以法國伽利瑪出版社也一直等著。代理《繁花》是我做版權(quán)代理這個工作比較早的一部作品。我覺得一部翻譯文學作品在一個國家成功,要等到書出版以后才能見真章。

客觀來說,《繁花》這樣一個大部頭的文學作品對讀者是很有要求的,他得比較了解中國現(xiàn)代的歷史,比較了解上海,還有上海的方言,所以我覺得還是挺難的。一部外國的文學作品在某一個國家獲得成功,有各種各樣的因素,不僅僅是作品本身。《繁花》是一個文學成就很高的作品,在中國也非常受歡迎,但是它并不必然在另外一個國家會很成功,這也需要實事求是地分析。

吳筱慧

像《繁花》里面滬語很多,作為中國讀者的話其實都有一定的閱讀門檻,那您當時把它推廣到國際上面做了哪些事情?

彭倫

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譬如說美國的出版社編輯之所以買下版權(quán),當時正好我問了王家衛(wèi)導演會不會去紐約,如果去紐約的話能不能見一下這個對《繁花》感興趣的編輯?這個編輯本身是王家衛(wèi)的超級粉絲,看過王導的所有電影,所以他對王導的改編有非常高的期待,正好王導也愿意幫這個忙,他見了這個編輯,并且告訴他自己為什么會選擇繁花來改編影視劇。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對這本小說本身也挺感興趣的,所以他會找專業(yè)的譯者和書評人寫審讀報告,寫得對這部作品評價非常高,所以他也對這部作品有一定的期待。最終他簽下了這本書的版權(quán),但是我們輸出,并不是把版權(quán)賣掉,簽了合同就完了,還有書的出版。英文版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頭,但是結(jié)果還沒出來,譯者還沒交稿。

吳筱慧

但這家出版社應(yīng)該是美國非常好的出版社了?

彭倫

美國最好的文學出版社之一FSG出版社。但是那個編輯在疫情的時候離開了FSG,后來接手的編輯也換了兩三個,所以就是這樣一部作品輸出到另外一個國家,它會有很多因素改變它的命運,你不能預見到它將來到底會怎么樣,這么大一個部頭翻譯成英文,它可能有七八百頁這么厚,普通讀者看到這么厚的書,就嚇跑了。但也許某一天,有一個非常有影響的演員,或者公眾人物,他看了導演的電視劇,去找了這本書,可能發(fā)了一個推特,發(fā)了一個TikTok,然后突然就火了,這個就不可預測了。其實也是文學出版有意思的地方,它充滿了冒險。

吳筱慧

當時美國編輯決定要出版《繁花》這本書,是因為他找了非常專業(yè)的譯者和書評人來寫審讀報告,那像其他中國作品想推到外國,其實是需要有這樣一批專業(yè)的人來幫作品寫相應(yīng)的審讀報告的?

彭倫

對,這只是一部分,作為版權(quán)代理人,你還得知道要找哪些外國出版社的編輯。要去跟他溝通,了解他的興趣所在。比如說我聯(lián)系一個美國的出版社編輯,她可能想找中國年輕一代的女性作家的作品。那么我手上得有這樣的作品向她介紹,她可能更希望出版長篇小說,而不是短篇小說集。但中國的年輕作家,她可能第一本書、第二本書都是短篇小說集,所以就有各種各樣的因素。那我們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去獲得這樣的信息,所以這就是我們?nèi)H書展一個重要的地方。你在書展上見到這些編輯本人,了解到他的興趣所在,然后向他相應(yīng)地介紹我們所代理的作家某一部作品,可能他感興趣,再向他做更充分的介紹。

吳筱慧

雅琴老師,最近在關(guān)注哪些方面的出版選題嗎?

黃雅琴

這也是我6月份去法國,那些法國出版社會問我的問題。他們也說你們的書目我們已經(jīng)很了解了,群星璀璨。我說,是啊,你們也知道已經(jīng)群星璀璨。所以現(xiàn)在讓我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那當然是希望找一些年輕的、有活力的,可能現(xiàn)在還沒有什么名氣,或者還沒怎么獲獎的作家,他們可能更符合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一些脈動,一個節(jié)奏,一個精神面貌。

吳筱慧

我記得彭師傅之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接下來除了做中國作品的走出去以外,您也會關(guān)注女性作家的作品。黃昱寧老師也說過,諾貝爾文學獎有100多位,獲獎?wù)咧兄挥?7位女性,去年是第17位。所以可以見到世界文壇其實始終沒有辦法忽視女性的力量,我們也會希望看到以前那些被忽視的角落,把光照到這上面。

彭倫

我們馬上要出版一位非常重要的意大利作家娜塔麗亞·金茲伯格的作品,我覺得應(yīng)該會在中國挺受歡迎的,因為她本身是一個現(xiàn)代經(jīng)典作家,也是意大利現(xiàn)代文學當中為數(shù)不多的還沒有在中國大規(guī)模引進,同時又非常重要,作品又非常好的作家,現(xiàn)在世界范圍內(nèi)越來越多的女作家閱讀她的作品,而且很多作家都受到她的影響。

吳筱慧

為什么這么說?

彭倫

她的作品關(guān)注女性的生存狀況,但是因為她是二戰(zhàn)結(jié)束以后或者說在二戰(zhàn)前后開始創(chuàng)作的一個作家,應(yīng)該說還是比較傳統(tǒng)的,她不像現(xiàn)在的年輕的女性作家,作品創(chuàng)作比較前衛(wèi),比較先鋒,她的寫作手法比較傳統(tǒng),但她所探討的問題又一直是二戰(zhàn)結(jié)束以來到現(xiàn)在幾十年當中,女性普遍存在的問題。像為什么費蘭特會這么受歡迎?雖然她也是這些年才成功的,但是她所關(guān)注的話題還是好幾十年以前的?!赌遣焕账顾牟壳穼懙木褪且獯罄辶暌郧暗墓适?,其實金茲伯格也是,當然她比費蘭特更早,費蘭特也受到她的影響。所以我還是非常期待,因為原來在國內(nèi)也只出版過一本她的小說叫《家庭絮語》,但是她的作品很多。

書展的力量:讓我們成為彼此的浮島

吳筱慧

那據(jù)兩位觀察,你們覺得我們國內(nèi)書業(yè)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尤其是近幾年,總有聲音說紙質(zhì)書正在走向消亡,兩位怎么看?

彭倫

我覺得確實出版業(yè)面臨很多很多的問題,有的問題不是這個行業(yè)本身能夠解決的。比如說圖書限價的一個問題,這些年從出版業(yè)出去的這些委員和代表,他們也一直在呼吁或者提交議案,希望政府能夠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護圖書行業(yè),但是實際操作上又是另外一回事,我覺得政府本身也有其他一些因素要考慮,比如說它跟反壟斷法的沖突問題。而且有一個實際的問題,圖書限價的問題越晚解決就越難以解決。

但我覺得對于圖書行業(yè)來說,最大的生存危機是新媒體短視頻的興起爭奪讀者的時間,可能很多人的閱讀習慣已經(jīng)慢慢地發(fā)生了改變,他已經(jīng)不習慣在閑暇時間閱讀圖書,所以長期來說這個問題不是那么樂觀。

吳筱慧

前段時間,有個三聯(lián)書店的副總編輯寫了一篇文章叫《我們這一代,終究沒能守住紙質(zhì)書》。里面提到一組數(shù)據(jù),截止到2023 年,全球數(shù)字閱讀的滲透率達到58%,紙質(zhì)書的消費下降了31%,我們國家2024年全國閱讀調(diào)查報告也顯示,成年國民每天平均閱讀紙質(zhì)書的時間是24分鐘,但人均每天看手機的時間是108分鐘。

2025年大眾文化里有個高頻流行詞叫“奇點”,是指人工智能的一個突破性的節(jié)點,同時很多人也認為2025年很可能是傳統(tǒng)出版業(yè)的一個“奇點”。雅琴老師作為一線的編輯,在您看來我們的書業(yè)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嗎?

黃雅琴

紙質(zhì)書銷量下跌這個現(xiàn)象,必須接受,而且我認為出版社它主要出版的是內(nèi)容,形式可能會發(fā)生變化,比如說從紙質(zhì)變成了電子,但我們核心提供的是內(nèi)容,所以核心并沒有多大的變化。紙質(zhì)這一塊可能以后只會出個幾百冊或者更少,大量轉(zhuǎn)移為電子書或者其他,這很正常,因為本來載體就一直發(fā)生變化。

從最早的甲骨文到后面的羊皮卷,再到現(xiàn)在的電子文件,但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付費問題。比如說我會訂閱法國的報紙,像《費加羅報》,或者有一些行業(yè)內(nèi)部的報紙其實是都要付費。我可以按約付費,也可以按一篇文章付費,這是大家約定俗成的,想得到好的內(nèi)容就應(yīng)該付錢。所以應(yīng)該給大家樹立一個概念,雖然沒有實體,但是它是有價值的。

《編舟記》劇照

吳筱慧

最后自由討論,兩位能不能從各自的角度聊一聊未來對上海書展的期待?

彭倫

我覺得上海書展已經(jīng)有非常好的基礎(chǔ)了,得到了市民的廣泛認可,并且全國的出版業(yè)對上海書展的口碑也很好。怎樣在此基礎(chǔ)上增加一些專業(yè)性的項目?比如說Fellowship,就是邀請世界各國的出版人,尤其是對中國感興趣的出版人到中國來實地看一看,能夠見到出版界的同行,或者是中國的作家,我想會讓上海書展影響力更大。

黃雅琴

我對于上海書展的期望就是希望它一年比一年更好玩,永遠具備青春活力,能夠吸引到至少全國各地的游客,把它變成一個8月份到上海來旅游必須打卡完成的任務(wù)。

吳筱慧

顧湘老師寫過一段話,我特別喜歡,也很適用于此,她說連接的力量可以讓柔軟的水草變成浮島,承托起很重的分量,容納非常多細小的互相依存的生命,甚至還有一點動力讓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變成筏子,前往某個方向,所以和更多人發(fā)生連接才能夠盡量避免沉下去,被大風或者是湍流卷走。

雖然大家都說書業(yè),甚至全球的書業(yè)都在不斷地下滑,我們希望通過書展這樣一個形式,讓愛書的人可以發(fā)生連接,大家一起避免沉下去,甚至成為一個筏子,成為一個大船,往前走,往一個方向走。

【收聽指南】

04:56 三個關(guān)鍵詞形容上海書展

08:07 出版從業(yè)者眼中的上海書展

11:26 上海國際文學周的誕生故事

18:02 書展前夜之出書大作戰(zhàn)!

23:26 也談北京書展的可能性

26:20 世界第一!奔向法蘭克福書展!

36:12 全世界法語編輯的“秘密聚會”

40:50 小而美的倫敦書展

42:47 去香港書展感受風向,或瘋狂淘書

45:04 做翻譯圖書的編輯,咪咪喵喵地跑來跑去

47:43 真正有用的信息都是從八卦里來的!

52:33 《繁花》出海的“秘聞軼事”

56:01 文學出版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充滿了冒險

57:58 重新發(fā)掘女性作家的意義

1:00:40 悲觀vs樂觀:紙質(zhì)書會“消亡”嗎?

1:07:43 書展的力量:連接讀者、編輯、與作者的“浮島”

【本期配樂】

The Wren Orchestra / Choir Of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 George Guest - Gloria in D Major RV589:1. Gloria in excelsis Deo

James - Waterfall

【提到的書】

《冷到下雪》[澳] 歐健梅

《書的世界與世界的書》方世忠

《福爾摩斯癥候群》 [法] J·M·埃爾

《留在這個世界的理由》 [愛爾蘭] 露西·考德威爾

《我與蘭登書屋》 [美] 貝內(nèi)特·瑟夫

《繁花》金宇澄

《家庭絮語》[意] 娜塔麗亞·金茲伯格

《那不勒斯四部曲》[意] 埃萊娜·費蘭特

【提到的人】

桑貝

丁麗潔

楊素秋

科爾姆·托賓

勒克萊齊奧

林白雙

雪濤

葛亮

鄭執(zhí)

黃昱寧

顧湘

《以讀攻讀》林曉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