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爆單了!全球都在下單,“國潮”生萬物
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2024年“娃衣”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17.08%,今年5月銷量出現暴漲,單月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央視報道,隨著潮流玩具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玩偶的衍生品類“娃衣”正逐漸成為“養(yǎng)娃”的標配。
社交平臺上,年輕的消費者們紛紛曬出LABUBU等潮流玩具的個性穿搭:從基礎款到高端定制,從現代潮流到傳統(tǒng)非遺,產品花樣不斷翻新。
為玩偶設計制作“娃衣”正成為消費與出口領域共同的熱點。

01 娃衣背后的財富密碼!
一些傳統(tǒng)服裝企業(yè)加速布局這一新興領域,“娃衣”生產企業(yè)也迎來大量海外訂單。
而在娃衣火爆的背后,則是全球潮玩市場的爆發(fā)。
數據顯示,全球潮玩市場規(guī)模從2020年的203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418億美元,期內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9.8%,預計2025年將達到520億美元。
在這個背后,中國潮玩站在了C位。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美洲營收22.6億元,同比增長1142.3%;名創(chuàng)優(yōu)品海外營收19.4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美國新開門店的店效為老店的1.5倍,坪效高出近30%。

IP是泡泡瑪特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LABUBU(拉布布)全球爆火后,其所在的THE MONSTERS(精靈天團)系列成為業(yè)績增長引擎,實現營收48.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34.7%,同比增長幅度高達668%。
泡泡瑪特創(chuàng)始人王寧曾把泡泡瑪特的商業(yè)模式比喻成“唱片公司”,在藝術家還沒有被市場重視時,就提前簽下他們。
如今,該公司早期布局的自有IP已形成核心競爭力,進入商業(yè)價值釋放階段。
在此利好的刺激下,除了泡泡和名創(chuàng),就連愛奇藝都說今年嘗試要做自營IP消費品,主要是卡牌產品。
與此同時,從傳統(tǒng)盲盒玩具,到毛絨產品,再到毛毯、水杯甚至貓窩等生活方式類周邊,中國潮玩的形態(tài)和消費邊界也在不斷拓展。

02 中國潮玩的中國底氣!
如何看待新消費出海加速背后,中國潮玩發(fā)揮的作用?
如何看待國內大廠們發(fā)力潮玩的機遇和風險?
中國潮玩的產品邊界不斷突圍,有哪些機遇和挑戰(zhàn)?
如何看待中國潮玩行業(yè)的未來?
對此,《北京日報》記者袁璐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中國潮玩,風靡全球,靠的就是中國文化底蘊和中國制造底氣。

海外業(yè)務在各個區(qū)域都呈現出同比翻番甚至幾倍增長的勢頭,說明越發(fā)注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潮流文化結合的國潮品牌,按照當下文化出海的打法,打出了一個新高潮。
在海外市場要有更大收獲,就要創(chuàng)意為先、國潮為底,充分發(fā)揮中國制造“沒什么不能造”的全球地位,在產品類型上突破玩具局限,去做更多生活中需要的產品,而不是一個擺件,則四海皆可暢銷。
例如labubu,就跳出了此前二次元衍生品的擺件特點,被設計成搪膠毛絨掛件,能隨身攜帶,走上了街頭,成為潮流人群的穿搭。
當下,中國大廠發(fā)力自有IP,目的是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會遇到版權卡脖子問題。
從機遇上看,中國文化的全球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此前在文化出海新三樣(網文、網劇、網游)中都得到證明,極為有效。
而中國潮玩的海外業(yè)務如此激增,或許將推動潮玩成為新時期文化出海的第四極。

當下中國潮玩最大的問題在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
潮玩其實是一個門檻很低但爆發(fā)很難的領域。
所謂門檻低,即制造難度可以依靠所在地區(qū)或國家的先進制造業(yè)能力,代工達成。
所謂爆發(fā)難,在于這是一個文創(chuàng)行業(yè),一方面跟風者吃灰,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者既是先驅也可能是先烈。
所以,不要掉以輕心,中國潮玩在后續(xù)的競爭中,或許將不止是激烈,而可能是慘烈。
要解決上述問題,也不能,就是潮生萬物。

03 潮生萬物,如何達成?
IP產品就是要衍生萬物,不斷從一個時尚癢點,變成用戶剛需。
生活方式周邊就由于一定的實用性而具有了這種剛需屬性,有利于延展IP的生命周期。
但這種跨界擴張,也有它的難點,即整體溫度不足就會失溫。
這主要表現如泡泡瑪特的熱門IP盡管全球火爆,但缺少足夠的故事積淀,整體只是一個公仔。
單個公仔爆火可以是短時潮流驅動,但珠寶、主題公園都需要長期恒溫和不斷升溫。
如果IP不夠深入人心,并且從潮流玩具變?yōu)槌绷魑幕?,就很難具有持續(xù)吸引力。
最大的結構性風險,就在于消費者缺少“我與泡泡瑪特不得不說的故事”,底蘊不足,也就有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之憂。
此前韓國某社交表情包IP也出現過日進斗金、全球風靡的狀態(tài),也就在于單薄而歸于沉寂。
總而言之,中國的谷子經濟,依然處在初級階段。
盡管上半年多個潮玩爆發(fā),但驅動力不足,呈現出“花無百日紅”的特點。
不過,Labubu、卡游等產品,看似潮流玩具,但也正在向潮流文化方向發(fā)展。
這使得潮玩產品不再停留在二次元中,而可以成為全民參與、全面創(chuàng)業(yè)的新消費熱點。

這使得這個熱點達成了強大的破圈能力,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可以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
尤其是參與到二次元風味越來越濃烈的線下實體經濟中,進入到更多消費場景中,可以有效推動實體經濟的活躍度。
二是可以通過與中國制造的結合。
有效地推動更多制造企業(yè)走進新藍海、實現新增長。

第三,要融入更多的中國故事。
帶有濃郁中國故事的潮流文化一旦蓬勃發(fā)展,將帶動更多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通過新角度切入,形成更多增量市場,并且可能是全球增量。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