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熊貓“芊金”誕下龍鳳胎,上海首次迎來大熊貓“子二代”
9月8日,澎湃新聞(www.dbgt.com.cn)記者從上海野生動物園獲悉,大熊貓“芊金”于8月22日順利誕下一對大熊貓龍鳳胎,目前“芊金”和幼崽健康狀況良好。
這是上海野生動物園建園以來出生的第二對大熊貓龍鳳胎,也是上海首次迎來大熊貓“子二代”的誕生。2016年至今,上海野生動物園已成功繁育8只大熊貓。
園方表示,9月22日是大熊貓龍鳳胎滿月的日子,將選擇合適的時機及方式開啟龍鳳胎亮相相關(guān)活動。

大熊貓“芊金”誕下的龍鳳胎。本文圖片均為上海野生動物園 供圖
上海野生動物園大熊貓保育員孫文曉介紹,“芊金”2017年10月10日在上海出生,今年8歲。此前它前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相親”,配種成功后返回上海野生動物園待產(chǎn)。
今年8月22日,“芊金”于 16:11和17:17誕下龍鳳胎,大崽為雌性寶寶,出生體重200克,小崽為雄性寶寶,出生體重160克。“崽崽出生以后,‘芊金’迅速將崽崽叼起來,抱著崽崽舔舐,給崽崽溫暖和保護?!睂O文曉說,雖是第一次生產(chǎn),“芊金”很快適應了母親角色,展現(xiàn)出極強的天然母性,悉心守護著新生寶寶。
截至9月4日,兩只寶寶的體重均明顯增加,大崽體重已達499.8克,小崽體重也達到了394.5克。目前,熊貓寶寶粉色皮膚上的白色絨毛已十分明顯,眼圈、耳朵、肩帶、前后肢也漸顯大熊貓的標志性黑色,模樣健康可愛?!败方稹迸c龍鳳胎幼崽身體健康狀況均穩(wěn)定。

“芊金”和幼崽
上海野生動物園表示,“芊金”從受孕、生產(chǎn)到育幼,得到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指導和技術(shù)支持,包括列入繁育規(guī)劃、選擇優(yōu)生優(yōu)育、接生育幼和產(chǎn)后護理工作等。
園方為“芊金”生產(chǎn)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孕前調(diào)配技術(shù)團隊,進行孕期護理和育幼的技術(shù)培訓和再學習,組成保育團隊等。團隊從優(yōu)化居住環(huán)境,調(diào)配專屬食物,安撫疏解大熊貓情緒,觀察記錄健康數(shù)據(jù)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給予了“芊金”最精細化的照料,開啟24 小時全方位陪護。
孫文曉介紹,目前兩只幼崽處于吃奶階段。一只是“芊金”親自撫育,另一只是人工育幼,兩只幼崽定期交換,“崽崽跟媽媽在一起是不可或缺的成長環(huán)節(jié),但媽媽可能沒有精力同時照顧兩個崽,定期交換可以保障媽媽和幼崽的身心健康?!?/p>
新生的大熊貓。
根據(jù)園方科普,雌雄大熊貓在交配完成后分開單獨生活,妊娠、分娩和育幼等工作由雌性大熊貓獨自完成。大熊貓妊娠期為83~200天,其繁育最奇特的一點是新生兒在出生時發(fā)育相當不成熟,體重僅僅是母親體重的0.1%,初生重平均為145克左右。新生的大熊貓,四肢甚為虛弱,完全不能站立。在兩個月內(nèi),除了吃奶、睡覺和排便,基本上不活動。

飼養(yǎng)員給大熊貓喂奶。
照顧孩子對于雌性大熊貓來說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通常歷時18個月,有時甚至長達兩年,直到它的下一個孩子出生。在野外,如果出生的是雙胞胎(圈養(yǎng)下,大熊貓產(chǎn)雙胞胎比例近50%),大熊貓媽媽通常會忽視或拒絕較弱的一個,這能保證至少一只成活。在圈養(yǎng)情況下,動物園會人工飼養(yǎng),并采用換崽技術(shù),盡量使所有的大熊貓幼崽都能成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