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說題:教考銜接的橋梁
近期,某地舉辦“高中英語教師現場說題比賽活動”,比賽內容指定為2024和2025兩年高考英語新課標I卷四種題型,包括閱讀(C、D篇或七選五任何1篇)、完形填空(任選5個小題)、短文填詞(任選5—10小題)、寫作(應用文或讀后續(xù)寫)。說題者需先提交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比賽時抽取序號與題目,說12分鐘,可借助教學課件呈現設計內容。
筆者認為,說題活動應時應景,然而為何說、說什么、怎么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何為說題
說題,指教師以一道或一組試卷題目為載體,系統闡述其命題立意、試題分析、解題思路、學法指導、引申拓展、教學啟示等方面內容的專業(yè)活動。說題是教考銜接的橋梁。教考銜接意味著教考之間相互關聯:一方面以考促教,通過命題理念發(fā)揮指揮棒作用,促使回歸課標,倒逼教學改革,凸顯高考“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另一方面以教促學,教學要接受考試的檢驗,主動適應基于核心素養(yǎng)考查方式的變化,改進教學方式,夯實學生必備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說題還是促進教考和諧的有效方法,更是實現教考銜接最直接的認知紐帶。善于說題的教師,必然是落實教考銜接的高手,通過深度解碼高考的命題立意、能力要求和素養(yǎng)導向,促進從考到教的銜接,將解碼后的成果如教學啟示等反饋并應用于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實現從教學到考試的成功對接。
如何說題
根據“復雜問題有限求解”原則,筆者認為應探索說題的最優(yōu)解。為此,我們將教考銜接概念轉化為學科實踐的操作工具,創(chuàng)設了“三階說題”活動模型?!叭A”是指“頂層設計—中層細化—底層實踐”自上而下三個層級。在三階模型中,頂層設計是“綱”,發(fā)揮統領作用;中層細化是“目”,具有支撐功能;底層實踐是問題解決的檢驗場。
頂層設計,即建構“析題—解題—教題”認知圖式,使之貫穿說題的整個過程。它由“析—解—教”三要素構成完整的閉環(huán)——深入析題旨在服務高效解題,析題和解題二者指向更好地教導學生。
中層細化,即對“析—解—教”認知圖式進行三維分解,形成可實操的策略方法。析題可分為析立意、析文本、析內容:立意涵蓋價值立意與思維立意;文本涉及語篇題材、體裁、結構及難易度;內容應剖析語篇核心要義、論點與論據的邏輯結構。解題分為說考點、說答案、說理據:說考點闡明命題意圖及考查知識要點與能力運用點;說理據應提供選擇正確答案的文本證據與排除干擾項的邏輯理由。教題細分為教什么、為何教、怎么教:教什么應基于析題解題結論,明確教學重難點;為何教應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闡釋教學依據;怎么教應描述設計思路、教導方法與學習活動。
底層實踐,既是落地轉化,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關鍵一躍。三階的觀念框架具有層次性、關聯性和系統性特征,它以簡馭繁、易懂易學,適用于任何題型、任何內容。
說題是富有思維張力的教研活動,用說題架設教考銜接的橋梁,打通了“教學”與“考試”的任督二脈,使教學目標清晰而不至于盲目,讓備考因路徑科學而不再低效。以現實問題為導向,建構三階說題模型,可在保留對象復雜性的前提下進行綜合提煉、尋找關鍵點,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概言之,說題有助于重塑教學方式,使教師從“經驗型”走向“研究型”,從“個體思維”走向“群體智慧”,讓學生從“機械刷題”轉向“高效學習”,促進課程改革的良性循環(huán)。
(作者:黃貽寧 黃遠振 分別系福建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