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黑色星期二”!高估值擔憂引發(fā)全球風險資產重挫,國際資本仍看好中國資產
全球風險資產經歷“黑色星期二”。
當地時間11月4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重挫。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跌1.17%,報6771.5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2.04%,報23348.64點;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跌0.53%,報47085.24點。11月4日的亞洲交易時段,亞太股市也全線出現跳水。

不過,多家外資機構均在近期表示,看好中國股市。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認為,近期市場波動加劇,但市場中期展望依然向好,因為整體盈利逐步復蘇、各類場外資金持續(xù)凈流入市場、科技敘事助力估值重構以及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建設等中期股市上行驅動力未變。
全球風險資產大跌
當地時間11月4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重挫。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跌1.17%,報6771.5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2.04%,報23348.64點;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跌0.53%,報47085.24點。
美股科技股受挫,納指科技指數收跌超2.5%,半導體指數跌4%??萍计呔揞^中六家下跌,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4%。
11月4日的亞洲交易時段,亞太股市也全線出現跳水。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截至收盤,滬指跌0.41%,深成指跌1.71%,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1.96%。
港股市場同步陷入低迷,恒生指數開盤后便震蕩下行,盤中跌幅一度逼近 1%,尾盤雖有小幅回拉,但最終仍收跌近 1%。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0.79%,報25952.40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76%,報5818.29點;恒生國企指數跌0.92%,報9173.21點。
放眼整個亞太區(qū)域,周二韓國KOSPI指數盤中突發(fā)急跌,收盤下跌100.13點,跌幅為2.37%,報4121.74點。
日本日經225指數同樣未能幸免,周三早盤續(xù)創(chuàng)歷史新高,錄得52434.06點后午后加速下探,收盤下跌1.74%,報51497.2點。
澳大利亞標普指數則呈現緩慢下行態(tài)勢,全天收跌近1%,資源類個股隨大宗商品價格走弱同步調整。
消息面上,美聯儲官員就進一步降息前景發(fā)出分歧信號,打壓了市場情緒。芝加哥聯儲主席Austan Goolsbee表示,由于通脹率仍高于2%目標,他不急于再次降息;而理事Stephen Miran則認為政策仍過于緊縮。美元走強反映出市場對貨幣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性。
Global X Management投資策略師Billy Leung指出:“隨著美國數據走軟且美聯儲官員保持政策靈活性,投資者正在重新評估倉位而非追逐風險?!?/p>
與此同時,多位華爾街高管在香港峰會上警告市場可能面臨重大回調。摩根士丹利首席執(zhí)行官Ted Pick和高盛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David Solomon均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出現大幅拋售,并表示回調是市場周期的正常特征。
“沒錯,市場看起來估值偏高。但實際上,系統性風險可能已經縮小?!盤ick表示,2026年市場將更加關注公司盈利,市場分化程度也會更大,實力較強的公司將跑贏大盤,而實力較弱的公司則會落后。此外,全球新股發(fā)行市場活躍,“投資者也愿意承擔風險?!?/p>
Pick表示:“我們也應該歡迎出現10%、15%的下跌,但這并非由某種宏觀斷崖效應所驅動”,他稱這是“一種健康的趨勢”。
Saxo Markets首席投資策略師Charu Chanana指出:“在人工智能驅動的上漲之后,股市對任何宏觀數據疲軟或美聯儲政策路徑轉變越來越敏感。”
中國資產仍被看好
不過,多家外資機構均在近期表示,看好中國股市。
“我們預計新興市場的表現會更好,因為對中國的貿易不利因素可能已經見頂,新興市場外匯可能走強,新興市場央行放松貨幣政策,以及中國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蹦Ω笸òl(fā)布的最新研報稱,在新興市場中,尤其看好中國科技股,預計其將帶領新興市場基準指數的上漲。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qū)首席執(zhí)行官Dan Watkins表示,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全球投資者正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科技和能源行業(yè)的大型公司,以實現其投資組合的多元化,“中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長期戰(zhàn)略重點。我從根本上相信,我們在岸資產管理業(yè)務的長期前景非常光明。”
高盛指出,整體而言,中國股市正邁進增長期,AI、“反內卷”及出海三大潛在強勁的獲利驅動因素,可提振中資企業(yè)盈利前景。高盛預計,在2027年底前,A股與H股指數有望取得約30%的潛在回報。這一預測基于12%的年復合盈利增長率,以及5%至10%的市盈率擴張空間。
“我們預計,隨著高新技術制造業(yè)競爭力提升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加速,中國股市將表現領先,人民幣兌美元將會升值。”高盛指出。
Pick表示,投資者們認識到,作為全球流動性第二大的市場,中國市場規(guī)模龐大,不容忽視。他11月4日在香港接受采訪時指出,在市場低迷時期,資產管理公司對中國的配置比例較低,投資策略更加被動,以貝塔系數為導向。如今,隨著市場動能的恢復,中國市場正逐漸成為資本的聚集地。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認為,近期市場波動加劇,但市場中期展望依然向好,因為整體盈利逐步復蘇、各類場外資金持續(xù)凈流入市場、科技敘事助力估值重構以及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建設等中期股市上行驅動力未變。成長風格或仍是投資主線,創(chuàng)業(yè)板具有較好的風險收益比,因為其盈利正在加速,且長期具有韌性,而其估值(無論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于滬深300的估值)水平也低于長期平均水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