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虎門銷煙180周年,禁煙之路起始地蘇州推林則徐與蘇州特展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虎門銷煙180周年。今天(6月26日)是第32個國際禁毒日。澎湃新聞獲悉,為了紀念虎門銷煙180周年、緬懷林則徐對蘇州的恩德、銘記林則徐禁毒之路始于蘇州的歷史淵源,“家國英雄路姑蘇啟宏圖——民族英雄林則徐與蘇州”特展今天在蘇州博物館開幕,將展出100多件林則徐與蘇州淵源的展品,以及65件復刻的林則徐遺址遺跡的碑文叢帖及書法作品。

此次特展,歷時半年的前期準備工作,有關部門及專家共同論證并收集了用于展陳的100多件林則徐與蘇州淵源的展品,復刻了65件林則徐遺址遺跡的碑文叢帖及書法作品等,為此次展覽拍攝了林則徐在蘇州的遺址遺跡150張照片,真正做到了可觸摸的教育藝術展。
展覽分為“林則徐生平”“林則徐與蘇州”與“林則徐的藝術”三個篇章,讓更多人走近民族英雄林則徐,挖掘、傳承林則徐與蘇州的歷史文化,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
禁煙之路 始于蘇州
提到林則徐,大家都知道他虎門銷煙的壯舉和“開眼看世界”的見地。但卻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林則徐的禁煙之路是從蘇州開始的。
林則徐宦海生涯四十年,曾數至蘇州,擔任過江蘇按察使(1823-1824)和江蘇巡撫(1832–1836),前后近七年時間。任職江蘇按察使期間,林則徐不但治理水患、救濟災民,更積極整頓吏治民風,使百姓悅服。

也正是在蘇州期間,林則徐認識到了鴉片對國計民生的無窮貽害。蘇州乃江南富庶之地,但當時城內鴉片泛濫,吸食者不下數萬,經銷鴉片者也數以千計。在巨大利益驅使下,一些官吏不僅加入吸食者行列,而且與鴉片商相勾結,販賣鴉片,導致官場、社會烏煙瘴氣。

林則徐接任江蘇按察使之時,曾在蘇州各處微服察訪,他觀察到“吳中不治之癥二,在官曰疲,在民曰奢。即如游手好閑之民,本業(yè)不恒,日用無節(jié),包攬伎船,開設煙館,耍結胥役,把持地方?!?/p>
林則徐對此非常痛心,林則徐以蘇州為例,深刻闡述了鴉片對國計民生的嚴重危害,請求道光皇帝頒旨在全國范圍內禁煙。在奏折中寫道:“蘇州之南濠……近來各種貨物銷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貨約有萬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數。問其一半售于何貨物,則一言以蔽之:鴉片而已矣?!?/p>


時隔數年后,林則徐提任江蘇巡撫再度來到蘇州,百姓喜極,奔走相告“林公來矣”。時逢蘇州災荒,林則徐陳情悱惻,懇請為災區(qū)免除賦役、賑濟饑貧,令“民以無饑”。

其后數年,林則徐在蘇州興利除弊,在農業(yè)、漕務、水利、救災、吏治方面,都作出了杰出成績,尤其注重發(fā)展水利與農業(yè),為蘇州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林則徐去世后,蘇州為林則徐建祠堂,馮桂芬撰《林文忠公祠紀》,文中寫道:“綜公生平武功在滇,而文德所被,則吾吳最久。今距公去數十年,心歌腹詠,如公在時。”



不獨如此,在觀前街北局小公園,至今屹立著一塊民國年間的林公則徐紀念碑。

林則徐與蘇州
翻開蘇州的史籍,走在古城的街巷,仍能在不經意間發(fā)現與林則徐有關的蹤跡。林則徐在蘇州這些遺址遺跡你都去過嗎?

按察使署舊址
清道光三年(1823)三月,林則徐接任江蘇按察使,時年39歲。


清道光七年(1827),林則徐的同鄉(xiāng)、同僚梁章鉅重修滄浪亭。清道光十五年(1835),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曾應邀與梁章鉅等人同游滄浪亭,并為梁章鉅所作的《滄浪亭畫冊》賦詩。

寶帶橋初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唐、宋、元、明、清五代曾六次重建重修。清道光十一年(1831),林則徐就任江寧布政使期間,曾主持修理寶帶橋,費“工料銀六千六百七十兩有奇”。

南浩街原名南濠街,因閶門以南護城河稱為南濠而得名,后訛“濠”為“浩”。當時南浩街是蘇州鬧市,酒肆妓院煙館林立,生意旺盛,嗜者云集!林則徐在南浩街一帶,嚴厲查辦煙販、關閉煙館,在閶門外鐵鈴關前點燃了第一把銷煙之火,這是他禁煙的最早記錄!

如今的南浩街繁華依舊,但路邊兩側的煙館早已消失在歷史的煙云里。在石路南浩街的林則徐禁煙處也存有林則徐禁煙的雕塑,林則徐成為了蘇州城市精神的一部分,為民眾世代敬仰。

巡撫衙門舊址
巡撫衙門舊址位于蘇州姑蘇區(qū)書院巷(現江蘇省蘇州衛(wèi)生學校),當時應天巡撫衙門、江蘇巡撫衙門都曾在此地,是過去蘇州最大的行政官署。


林跡亭位于蘇州昆山玉峰山南的半山腰處,是一座歇山式四角方亭,亭子檐高2.7米、寬4米、長4米。


蘇州治水舊址、常熟治水舊址、太倉治水舊址
林則徐一生與水利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北至南,黃河、淮河、長江、運河,都留下過他的治水足跡。

清道光三年(1823),江蘇境內曾發(fā)生大水患,林則徐在江寧布政使任上,籌措15萬兩巨資,奔忙在數百里河段上疏浚水道、趕修河工。

他在江蘇治水功績突出,主持修治太倉的瀏河、楊林河、七浦河及蘇州、松江、通州、鹽城多地的河道閘壩等,使“州人大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