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客家首府吃雞是一種什么體驗?
原創(chuàng) 風物菌 地道風物

-風物君語-
客家首府
寶藏山城
“中國有兩個最美的小城,一個是湖南鳳凰,一個是福建長汀?!?/p>
半個世紀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的一句評論成為如今人們形容長汀時最受歡迎的slogan,當年的艾黎一定是被長汀詩情畫意般的山水迷住,才會寫出這樣霸道又驕傲的評語。

不過長汀人并不在乎這些說法,長汀不是“小鳳凰”,也不是任何地方的翻版,長汀就是長汀,一個只是聽到名字就讓人垂涎三尺的地方。
長汀是一座典型的閩西小山城,一條汀江穿城而過,兩岸群山林立,城與山相互依靠,完美融合。自唐代設汀州起,在近一千三百年的歷史起伏中,這里一直是州、郡、路、府治所在地,堅守著閩、贛兩省邊陲要沖,把握住“福建省西大門”的命門。

客家人是這座小城的“伯樂”,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建設出了這樣的一座“客家首府”;長汀也是客家人永遠的“溫柔鄉(xiāng)”,從這里走出去的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發(fā)展有為,但他們永遠懷念這里獨特的地理位置、絕美的自然風光、遍地的美味小食……

當盛夏開啟被蚊蟲困擾的焦慮時光時,長汀的客家山寨丁屋嶺從容應對,這里千年來沒有一只蚊子的侵擾,讓人的心情瞬間平靜;汀江國家濕地公園里原生態(tài)的風景,連空氣都是干凈的味道;大片的楊梅開始成熟,爭前恐后為夏日帶來一絲酸甜;閉著眼睛都好吃的河田雞正肥,還有擂茶、油炸糕、泡豬腰……
他們和熱情的客家人一起,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長汀這座寶藏小城中的風情萬種。


▲長汀鬧春田、百壺宴民俗。 攝影/劉艷暉
山靈水秀的長汀,自帶誘人光環(huán)
“一川遠匯三溪水,千嶂深圍四面城?!彼未≈萏仃愜幦缡菍懙馈?/p>
汀江是客家人的母親河,也是長汀的靈魂。河流兩岸群山疊嶂,與城市建筑錯落相依。從空中看,整個長汀的輪廓像一只張開翅膀飛翔的“鯤鵬”,而汀江則是其中一條驚艷的銀色發(fā)帶。傍晚時分,山城的萬家燈火亮起,像是鑲嵌在鯤鵬上的點點金光。

河流不僅養(yǎng)育了當?shù)氐目图胰?,也造就了早年間長汀發(fā)達的水運歷史。借助舟楫之利,20世紀50年代前,汀江成為長汀通往上杭、永定、潮州、汕頭等地的主要交通運輸路線,頂峰的時候,縣內(nèi)通船河道可達121.5公里。
如今更加現(xiàn)代化的陸運和空運交通早已經(jīng)代替了船運,但汀江依然是客家人生活中的“主心骨”,就像是家里主事的老人,只要他們在,心里便會覺得踏實。


▲左圖:長汀三洲鄉(xiāng),右圖:汀江國家濕地公園。 攝影/劉艷暉
長汀最有代表性的古城墻,當年也是依山水的走勢而建,將大半個臥龍山圈進城內(nèi),山和城組成了“掛壁城池”的獨特格局。日出或是日落之時,在江邊靜坐,看頭頂?shù)脑撇示酆想x散,看兩邊的山巒光影變化,在汀江水的倒影里,仿佛多年前的熱鬧景象仍在耳邊喧嘩。
若是幸運,或許還能碰到在山間用客家方言對唱的小伙兒和姑娘,或是抒情浪漫,或是婉轉悠揚,或是情誼纏綿,具有穿透力的聲音仿佛在腦海中自動形成了畫面,即使語言不通,也能因為旋律而感同身受。

客家人不僅喜歡用歌聲示愛,他們還把夫妻攜手到老的生活圖景寄托在了傳統(tǒng)古樂公嫲吹中。這種長汀民間樂器,因為樂器“公吹”和“嫲吹”的共同演奏而命名,在客家話中,嫲就是母,代表雌性,與公相對應。兩人對吹,從年輕時候的勞動場景,吹到夫婦攜手到老的生活圖景,節(jié)奏既可歡快,又可憂愁,生活中的起伏心情,都藏在其中。
不過一首曲子的時間,頭頂?shù)耐硐贾饾u落下,長汀人的故事,也在歌聲中落幕了。

每一塊青磚,都藏著歷史的訴說
“五百年前,我的祖先是福建汀州人”。
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這樣寫。長汀與贛州、梅州、惠州一起組成了“客家大本營”,而長汀由于更多傳統(tǒng)文化的保留和傳承,被稱為客家首府。在全球一億多的客家人中,他們的祖先大多在汀州留下過生存與奮斗的痕跡。
這些痕跡如今依然能在長汀街頭找到。

游走在福建長汀最具盛名的街區(qū)——明清古街店頭街,抬頭有木結構的房屋,低頭是流淌著歲月痕跡的青石板。畫師、剃頭匠、木匠……這些手藝人至今仍然在這條老街上堅守。爽朗的店家熱情招呼,瞬間也想穿越回到古代,做一場和長汀有關的美夢。



▲店頭街流淌著歲月的痕跡,畫師和木匠等手藝人還在堅守。 攝影/劉艷暉
店頭,客家語中,是最好的集市之意。這條始于唐代,繁華于明清的街市,至今依然保留著古老的文化。明清古街店頭街,是福建長汀最具盛名的街區(qū),它與福州三坊七巷、泉州中山路、漳州歷史古街一道入選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店頭街里,還有一百多戶人家構成的客家小社會,不僅讓這條街道充滿了淳樸自然的生活氣息,同時也不露聲色地展現(xiàn)出典型的客家建筑風格。

客家建筑繼承了中原宗族府第式的建筑風格,沿中軸線兩邊展開,整體布局前后左右對稱,走在其中有一種層層遞進的探索感。家族幾十戶人口生活在這里,每一個房間都是一個“小社會”,在這里尋尋展開當年的社會圖景。比如一般會設屋后的閨閣繡花樓,坐在“美人靠”弧形欄座椅上的女孩們典雅別致。想來,那時候的閨中女孩,就是在這里討論當時的“八卦熱點”。
在長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幾乎隨處可見,加之當?shù)卮緲阕匀坏纳顨庀?,讓長汀成為福建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從左至右依次為大夫第、涌金門戲臺、天后宮、劉氏家廟和長汀博物館。 攝影/WalkerWong
古色古香的城門,氣勢恢宏的文廟,雕梁畫棟的天后宮……都是在長汀人生活中的“真·文物”。
站在惠吉門下,感受到南宋文天祥心中的一腔孤勇;夜幕時分,當繁華街頭安靜下來,燈火亮起,去看看只關不鎖的濟川門,感受在此吟詩作賦的黃庭堅心中的糾結情緒。頭頂上仿古的燈籠,腳下是千年的青石板,遠處還有劉氏家廟和羅家進士第等待探尋。恍然間,與那些胸中郁郁不得志的士大夫們,竟然也在某一刻有了心靈共鳴。

長汀的歷史文化,不需要刻意背書,它們有更生動的體現(xiàn)方式,那便是融入現(xiàn)代人的生活之中,并占據(jù)一席之地。木房子搭建的街頭,青石板鋪成的路,車馬木船,人聲鼎沸,耳邊環(huán)繞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抬頭見山,低頭有水,每一次感受,都藏著歷史的傾訴,每一次體驗,生命都變得溫柔而平緩,宛若夢里時光。

食在長汀,盲吃也不會踩雷的美食天堂
如今的長汀,也搭上了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快車,城市發(fā)展迅速,但它依然保持著人間仙境的本色,是離家游子心中永遠的“烏托邦”。
這里從來不用擔心PM2.5的問題,空氣都是甜的;推開門就有數(shù)不盡的特色小吃,泡豬腰、扁食、薯餅、燈盞糕、地瓜粉……讓人一想起來就直流口水,即使閉著眼睛吃,也絕不會踩雷。




▲長汀煎薯餅、檳榔芋、蛋餃和糍粑。 攝影/劉艷暉
客家人把聰明才智也發(fā)揮在了飲食之上,比如說把中間厚實的油炸糕改成空心的燈盞糕,吃上去就完全沒有油膩的感覺,再配上一碗客家人喜歡的擂茶,不得不承認這是美食天才發(fā)明家。

長汀人愛吃豆腐,以肉桂、公丁、大小回香等十余種中草藥材,鹵制而成的豆腐干是“汀州八干”之首,也是絕對不能錯過豆制美食中的“頭牌”選手;要是吃得再精細一點,以豆腐做皮,用瘦肉、香菇、冬筍做餡兒便是溫柔又多情的三角豆腐餃。
番薯、芋仔是山區(qū)的主要雜糧,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長汀人把這簡單的食物也吃出了“花”。用豆腐和地瓜粉做成的小可愛叫做長汀豆腐圓;把三角豆腐餃里的餡料和豆腐一起剁碎,裹上地瓜粉攪拌,上蒸籠便能成就一道百吃不厭的干蒸豆腐丸。

有時候在街頭,能看到老板的灶臺邊放著一盆冷水,這一定是在做“珍珠丸”沒錯了!珍珠丸以當?shù)仞ば蕴睾玫姆矸蹫樵?,以手入沸水將番薯粉擠成圓狀,需要有“鐵砂掌”一般的功力,涼水就是為了給手降溫用。

街頭小吃雖然好吃,但說起長汀美食,當然不能錯過其中的“老大哥”河田雞。身為世界五大名雞之一,肥嫩鮮美的河田雞自有它的驕傲,因為善斗稱雄,早在唐代的時候就被送到長安,成為斗雞之一,是鼎鼎大名的“出圈”選手。

這份驍勇的基因如今在散養(yǎng)的河田雞中依然體現(xiàn),在長汀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飼養(yǎng)下,這里的雞都會“飛”,可以說是有著天賦異稟,是個練武的”奇才“。只是現(xiàn)在想隨便就能吃到正宗的河田雞已經(jīng)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河田雞的烹飪方法多樣,你能想象到的加工方法都可以在河田雞上實驗,但當?shù)氐目图胰诉€是最喜歡白斬河田雞,畢竟這香、脆、爽、嫩、滑和易脫骨的“靈魂美食”誰也無法拒絕,是汀州客家人招待客人最為珍貴的食物。就連美食老饕沈宏非也曾經(jīng)為“河田雞”折腰,并瘋狂打Call。

將河田雞和客家米酒兩大長汀特產(chǎn)交融在一起,就變成了地道的“鳳凰醉酒”,金黃色的河田雞醉臥在缸中,酒香撲面而來,還沒張嘴,就已經(jīng)垂涎欲滴了。
這些味道在風物君的齒中留香,耳畔摩挲,與長汀美味的相遇是一場纏綿的愛戀,比初戀更美好的那種。分享珍貴的食物,是世界上最真摯的感情,長汀的好,風物君也想約你一同品鑒。
這次為大家?guī)砹怂目铋L汀的“好味道”。

注重食品安全的網(wǎng)易CEO丁磊和作為福建龍巖人的美團CEO王興一起,為了讓小山城的好品種繼續(xù)留存下來,保護好家鄉(xiāng)的好味道,他們開始介入河田雞的保種育種工作,通過更加科學的養(yǎng)殖方法,讓長汀河田雞“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
他們給這些雞起了個名字叫“河田飛雞”,這些在長汀甜美的空氣和遼闊的土地上自由長大,整整360天雞齡的老母雞,將一生的精華等待奉獻,除了清燉,實在沒有什么能配得上它的完美,那種天地之間的自然之光,在入口的瞬間被激發(fā),有著讓人神采奕奕的魔力。
還有另一種規(guī)格,是125日雞齡的雞塊,用蔥姜去腥后上鍋蒸熟,然后淋上雞湯,無需任何復雜的操作,就可以盡享自然美味的饕餮大餐。

長汀有一位作家北村,酷愛有機食品的他回到長汀老家,用整整12個月雞齡的地道土雞做醉雞,加鹽酒古方制作做了一款可以即食的“汀州鹽酒河田雞”,開袋的瞬間,便可以體驗客家米酒和河田雞在古法工藝下的纏綿交織。經(jīng)歷了歲月滋養(yǎng)后的河田雞,展現(xiàn)出這樣金黃色的外皮,仿佛一身淡黃色的長裙,等待與你不期而遇。
因為原材料的珍貴,這只雞被他戲稱為“熟雞中的勞斯萊斯”。雖然成本頗高,但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肯妥協(xié),北村說“自己在吃的東西,才可以賣給別人?!?/p>

老鹵鴨爪也是北村出品的“放心產(chǎn)品”,鴨爪啃起來帶勁,既美味又不用擔心脂肪過量??稍绞蔷W(wǎng)紅的食物,為了達到誘人的口感,添加劑和香精的使用總是免不了。北村于是想自己開發(fā)一款無添加的鴨爪,味道質樸,就像小時候媽媽做的味道一樣。吃到嘴里的時候,你就能見證這份美好。
最后還要給大家安利一款長汀的靈魂美味“黃豆腐竹”,這種健康的植物肉在大廚的妙手制作后,甚至可以代替動物肉的口感。而長汀的豆腐,品質自然無需多言,連瞿秋白都說這里的豆腐“天下第一”。原材料里只有水和大豆,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有生命的、有性格的、獨特的”。

不信?你試試就知道啦!
- END -
文丨王小懶
圖片編輯 | DCzhang
地圖編輯 | Paprika
封圖攝影 | 吳學文
本文版權所有——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
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原標題:《在客家首府吃雞是一種什么體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