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欧美乱伦|手机AV永久免费|澳门堵场日韩精品|日本性爱欧美激情|蜜桃狠狠狠狠狠狠狠狠狠|成人免费视频 国|欧美国产麻豆婷婷|99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姬喷水|婷婷内射精品视频|日本欧洲一区二区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蹲個西北人:洋芋擦擦夾夾格格顆顆到底是啥?

2020-08-30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chuàng) 梅姍姍 風(fēng)味星球 來自專輯《風(fēng)味原產(chǎn)地·甘肅》

“老板,洋芋格格是什么?”

在蘭州開來北京的一家洋芋片店里,我仰頭看著菜單,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是必勝客那種網(wǎng)狀炸薯格嘛?

*作者供圖

“這個是包著土豆泥的炸餃子”,老板娘操著蘭州口音,熟練的重復(fù)著回答過無數(shù)次的答案。

呃...

“那洋芋擦擦是什么?” 腦海里出現(xiàn)了老式刨絲板,我媽拿著土豆“擦擦”刨絲的模樣。

我以為是這種土豆絲

“這個…怎么說呢”,老板陷入了一秒沉思?!啊?就是擦成絲的土豆裹上面粉蒸的一個菜。”

陌生的概念和陌生的描述挑戰(zhàn)著我的腦細(xì)胞,我決定先下單再說!

既然是洋芋片店,洋芋片也來一份,我還加了一碗流汁寬粉——《風(fēng)味原產(chǎn)地·甘肅》同款打卡。

洋芋在甘肅是個什么滋味?我想了解一下。

洋芋,就是土豆。

用它做菜不算甘肅的特產(chǎn),從云貴到西北,一大半中國的疆土都有風(fēng)格各異的土豆文化。比如云南的“銅鍋洋芋燜飯”和“老奶洋芋”,就是全國各地云南餐廳必有的菜品。

不過甘肅不一樣,因為甘肅有定西。

這很可能是中國最大的土豆種植區(qū)域。住在這里的每一家每一戶,都跟土豆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人們往上數(shù)四代就開始種土豆,而獨屬于黃土高原干旱少雨的氣候,也催生出了甘肅與眾不同的吃土豆文化。
比如我今天點的所有菜。

在蘭州,這家土豆片店是個小吃,來到北京定位也沒變,所以菜的分量不大,適合壓馬路的時候餓了突然來上一口。

洋芋格格果然是個帶土豆泥的炸餃子,不過咱需要重新定義一下“餃子”。

*作者供圖

這可不是東北酸菜豬肉餡兒的那種餃子,而是跟《尋味東莞》里的芋角有點類似。

咬一口,酥脆的面皮是第一層口感,咸鮮的土豆泥餡兒里拌上了小蔥,頓時讓滋味從國外拉回了中國。外酥里軟,噴香熱乎,不需要蘸任何調(diào)料,幾口就可以吃完,還會讓人砸吧砸吧嘴繼續(xù)回味!好吃!

*作者供圖

洋芋擦擦則完全不同了!尤其是對于長江以南長大的人來說。這種烹飪土豆的方式首先是陌生的,其次口感也是完全沒有體驗過的。

*作者供圖

洋芋擦成絲,蘸上面粉后抖凈,放入蒸鍋蒸熟,最后澆上由醋、蒜、辣椒和香油調(diào)配的醬料。

第一口,你能感受到面的存在,咬下去后,粉糯的口感出現(xiàn)。面粉的勁道和土豆的粉糯在口中交織,因為很難拌均勻,辣子蘸料會偶爾的在口中來個猛烈地迸發(fā),是個夠勁兒的新奇感。

*作者供圖

土豆片呢?跟想象中的也不大一樣,是綿中帶脆的。配上用辣椒醬油花椒調(diào)制的佐料,很適合一群朋友邊聊天邊喝酒。

*作者供圖

我一邊吃一邊發(fā)信息給蘭州的朋友:你們這里的食物名字可太可愛了!還有擦擦、格格這樣的。

“害,那你不知道可就多了!比如你吃過洋芋顆顆、洋芋夾夾、洋芋粑粑、洋芋攪團(tuán)、洋芋釀皮、洋芋燜面….”

洋芋燜面

等等等…等一下!這都是些啥?

《風(fēng)味人間》第二季《根莖春秋志》里拍攝了土豆的老家秘魯。

其實整個印第安山脈都算是土豆出生的地方,所以這一帶的土豆,從形狀到顏色都可謂千變?nèi)f化。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長不成。
它們隨著殖民者漂泊,從西班牙來到荷蘭,從荷蘭奔赴英國,等抵達(dá)中國,已經(jīng)是18世紀(jì)末的事情了。

據(jù)說他們是從兩條道路挺進(jìn)中國的,而這兩種不同的路徑,到今天都還能看見蹤跡。

由海上貿(mào)易,從荷蘭傳入福建兩廣的,在當(dāng)?shù)亟泻商m薯。只不過因為土豆天生不適合在溫暖濕潤的地方生長,這條路徑上的土豆存在感比較小。

而通過俄國十月革命,從東北傳入西北的,則被叫做洋芋。這也是甘肅土豆的來源,因為黃土高原天然干旱寒冷的氣候,讓土豆一下子就落地生根,成了本地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

所以其實土豆在中國的歷史都不超過200年,卻在包括甘肅陜西山西等地發(fā)展出數(shù)不勝數(shù)的本地美味,不得不佩服中國人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我邊吃邊搜索了一下朋友說的所有洋芋XX,發(fā)現(xiàn)作為一個外地人,如果真想理解西北這“奇名怪狀”的土豆菜,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一個土豆,啥也不做,就地烤熟,在定西叫做地鍋烤土豆。這種吃法在幾十年前的定西幾乎無處不在,如今已經(jīng)很少了。

地鍋烤土豆

切丁做成的菜,就叫洋芋顆顆。因為…一顆一顆的土豆粒兒在菜里,清晰可見。洋芋顆顆可以燜飯,可以炒菜,描述的其實是形狀,并不是特定的菜。

洋芋顆顆

*微博

擦成絲,和上面粉,如果是用油煎出來的,就是洋芋夾夾;如果是蒸出來的,就是洋芋擦擦。

洋芋夾夾

蒸熟了搗成泥,如果搗得時間短,只是變成土豆泥的形狀,再加點佐料煎一煎,就是洋芋粑粑;如果時間長,搗成粘稠狀,加上油潑辣子咸韭菜,就是洋芋攪團(tuán)。

洋芋攪團(tuán)

當(dāng)然,還有切成塊狀跟各種其他食材搭配的,就成了洋芋燜飯,洋芋燜面,大盤雞,土豆燒牛肉….(如有不對歡迎本地人在評論區(qū)糾正補(bǔ)充)

大盤雞

這讓我突然想到歐洲的土豆 —— 雖說比中國早傳播了好幾百年,似乎也只發(fā)明除了土豆泥,薯條,薯片和烤土豆配酸奶油這些基礎(chǔ)吃法,更別說提取淀粉制作土豆寬粉或土豆涼粉了。

*tasty

外國人在吃方面的腦洞果然不行!

甘肅的流汁寬粉是真的好吃啊!

*作者供圖

鮮辣的湯汁滾燙熱乎,用來煮定西出品的二指寬粉。寬粉吸飽了湯汁的味道,柔韌綿糯卻不失彈性,跟紅薯粉口感截然不同,配料里還用心的加上了芹菜末和油炸花生。

這時,脆和香、柔和韌在口中纏綿,讓人沒法不閉上眼睛舔嘴回味。

這滋味,更萌發(fā)了我想飛去甘肅的心情!還沒吃到過洋芋攪團(tuán),土豆粉炒肉,以及上述所有的洋芋XX,光靠想的我就能嘗到那奇妙的口感和滋味…

還有一個月就是國慶假期了,就想評論區(qū)蹲一下,有誰打算跟我一起飛的?

作者:梅姍姍

排版:梅姍姍

頭圖:《風(fēng)味原產(chǎn)地·甘肅》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如有疑問請聯(lián)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原標(biāo)題:《蹲個西北人:洋芋擦擦夾夾格格顆顆到底是啥?》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jī)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jī)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反饋